张珍秀、周明崙家庭 南平市妇联供图
文明风12月13日讯(通讯员 徐园园)张珍秀和她的爱人周明崙有着共同的职业——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之余,张珍秀25年如一日担任武夷山大安革命历史陈列馆的义务讲解员的工作,而周明崙投身基础教育近40年,期间兼任了多名学生“家长”的身份。这对平凡的夫妻在红色文化历史保护传承和教育事业上,却做着不平凡的事。
1995年,张珍秀回到家乡大安小学任教。第二年,张珍秀在参与主持大安村“庆祝‘五四青年节’”活动中得到一致好评。活动结束的第二天,大安村党支部书记便找到张珍秀,希望她在村里义务承担“大安革命历史陈列室”的讲解任务。从小听着外公、外婆的红色故事长大的她爽快地答应了,从此走上了宣传武夷山革命史的红色道路。
“传承红色精神是我一辈子的追求。”张珍秀说,20多年来,她边工作边做讲解员,利用每天工作以外的时间,先备好课,再去找红色资料,或实地走访。“不管我在哪里,只要有需要,我都会立即赶回大安。”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种热爱,而她始终这样坚持着。
有一次,张珍秀换乘三趟公交车和农村客运赶往几十公里外的星村镇黎源村华侨农场和爱人周明崙相聚,刚踏入家门,便接到通知明天有学校组织人员到大安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希望她能到现场讲解。挂掉电话,她立刻返回武夷山城区,方便第二天搭最早的班车赶回大安进行现场讲解。
好不容易的一次相聚临时取消,周明崙没有半句怨言。“她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开心,她开心了我的心情也好。”周明崙这样说道。
周明崙是缅甸归侨,1967年,6岁的他跟随父母从缅甸回国,安置在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星村镇黎源村华侨农场,1981年,他走上了华侨小学的讲台。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些归侨的家庭因承担不起子女的学费,周明崙将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困难学生先垫付学费或做担保。他常常因为担保的家庭到期末凑不出钱补交学费,而扣光自己几十元的工资。“作为归侨,我理解他们的不易,我能多帮点就多帮点吧。”周明崙说。
2000年左右,周明崙因牵挂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贫苦,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便把学生接到自己家中照顾。他每天上完课回家给学生洗衣、做饭、辅导作业。这个学生毕了业,新的学生又“入住”,20多年来,周明崙先后照料了多位学生。周明崙说,自己只是尽了本分,孩子们能记得我,就很开心了。
由于张珍秀、周明崙夫妻俩长期分居两地,甚至一月见不到一面,相关部门曾经有意让他们中的一个调到对方的学校,但被婉言谢绝了。“他放心不下他的学生们,我也离不开大安这块红色热土。”张珍秀感叹道。
扎根华侨小学近四十载,周明崙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华侨小学教育事业,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获得“武夷山市优秀教师”“武夷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平市首届‘最美教师’入围奖”等称号。
张珍秀在教学之余义务讲解大安红色文化二十五载,累计讲解、讲座超过2500场,听众超5万多人次;2015年,编辑出版28.5万字的乡土资料《闽北红色首府——大安》一书,对武夷山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个人也获评“2012年度福建省身边好人”“2013福建省最美乡村教师提名奖”“2016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她的家庭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授予“2021全国最美家庭”称号。(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