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残联为翔安区特殊人群逐一送去了慰问金和米油等物品。(翔安区残联 供图)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住在翔安区福乐家园的学员们心里都是暖洋洋的——来自很多人的节日问候和慰问,让他们收获了温暖和祝福。
岁末年初,翔安区组织走访慰问遭遇特殊变故、一户多残、依老养残、低保和低收入等各类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无论是家里常用的米和油,还是代表关怀的慰问金,又或者是象征荣誉的牌子,暖意走过翔安的大街小巷,源源不断地传输到他们的心坎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特别的他们也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地回馈社会予以他们的关爱。给我一束阳光,还你一片绚烂——在业翔民安的土地上,不断书写着关于“爱”的暖心故事。
关怀送暖
准备节日礼包
送给最需要的人
在两杯清茶的闲话家常之中,慰问金递到了内厝镇一位困难残疾人手上——节前的关怀送暖,就在这个小小的动作里完成了。
无论是内厝镇的两户困难残疾人家中,还是在金海街道后村社区,翔安区工作人员都走进他们家中,除了送上慰问金和节日问候,更深入了解他们生活的困难和需求,为后续工作做好铺垫。
而在几天之前,翔安区福乐家园的学员们迎来了一批客人,这些亲切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与他们进行了沟通和互动,送上了节日的问候与慰问金,还留下了许多鼓励的话语:“加油,虎年更美好的生活在向你们招手!”这些客人是来自翔安区残联的工作人员,他们还查看了福乐家园内的环境与设施设备情况。
这些只是最近翔安区系列慰问活动的一部分——市残联为辖区内的91户慰问对象都送上了米油和慰问金;区残联则为辖区内的困难残疾人、“一户多残”户、福乐家园学员等都逐一送去了慰问金。
温暖还在延续,爱心还在接力。翔安区残联还主动联系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进行走访慰问。福建凤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捐赠4000桶1.5升食用油,按每人两桶的标准,已经进村(居)发放到辖区2000名残疾人手中;此外,翔安区子轩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张清也为辖区内30名残疾人发放慰问金以及油、米等慰问物资。
爱心回馈
母子接力传递爱心
入选“最温馨残疾人家庭”
1月20日上午,马巷街道五美社区陈有福和内厝镇官路村曾清芳两个家庭分别收到了厦门市“最温馨残疾人家庭”牌子——此次厦门市爱心办和市残联在全市范围内联合评选出10户,翔安区有2户入选。
陈有福接过牌子,这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母子俩过去这些年努力回馈社会的最好肯定。
陈有福的母亲蔡怨因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但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祖传医术的钻研,为病人治疗带状疱疹等疑难杂症,对于穷苦病人常常不收诊疗费,还曾被评为“厦门市残疾人自强模范”。陈有福说,母亲是党员,虽然行动不方便,但经常会给五美社区幸福院捐赠物资,并帮忙打理院内事务,“疫情防控期间,母亲也向社区捐赠口罩和手套,尽力而为。”
陈有福自小有视力残疾,但他自考大专,还在2011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社区残疾人工作联络员,最近这段时间,他为自己负责的74名残疾服务对象一一送去了慰问品,每次入户还都会和他们闲话家常,了解他们家庭的基本需求及就业情况,“我把这些都记录在本子上,下一阶段服务工作的方向就大致有了。”陈有福说,希望自己能竭尽全力,回馈社会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他坚持14年义务写春联
用笔墨送上祝福和感谢
和陈有福类似,家住新店街道洪前社区的康有力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回馈社会。尽管因为下肢残疾行动不便,但他用自己的双手与一支毛笔,为街坊邻居们写福字、写春联,从2008年开始,至今已经坚持了14年。
“上周日到沙美社区去,下午两点半坐下去就没有停,一下就写到了六点钟。”康有力说,虽然身体很疲劳,但心里是美滋滋的,“20世纪九十年代练字帮人写婚联,没想到多年以后还能这样为大家出力,很开心。”蘸上饱满的墨汁,在红色的春联纸上走笔,一张张福字和一副副春联,一笔一划间写尽了他对社会的谢意,也写出了他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此外,康有力还参加社区文明实践站的活动策划与执行,经常邀请老师为居民们讲课;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作为电脑信息录入员,参与了全部五轮核酸检测的工作,每一次都穿着全套防护服。“累,也辛苦,但这都是我能做的,尽量参与,尽我全力。”
“牛气频吹疫情去,虎叫春风安康来”——康有力也将今年自己最喜欢的一副对联赠予大家,送上浓浓的年味与满满的祝福。(厦门日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李结顺 叶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