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杈为无名烈士墓旁的花草翻土。记者 张雅雯 摄
今年清明节当天,77岁的古宅村村民黄水杈准备好祭祀用品,扛着一把锄头又一次走进山中,来到位于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的一处无名烈士墓。他摘了几朵花放在墓碑前,仔细抚摸着洁净的墓碑,似乎冰冷的墓碑有了生命的温度……
怀着对烈士的感恩和崇敬,黄水杈年少时便立志要守护好烈士墓。而他也信守诺言,从少年时到古稀之年无一年停止过守墓,至今已过了60个年头。
耳濡目染
放牛郎“接棒”守墓
如今的无名烈士墓,墓碑被林荫环绕,“革命烈士”的碑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古宅村的村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个故事:1949年9月18日,在古宅村稍作休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七团、二七八团、三七九团战士,从古宅山顶顺着十八弯道下山,准备前去解放同安县城。道路两旁,挤满了热情迎送解放军的古宅人。突然,二七九团一营的一匹战马脚下一滑,坐在马背上的一名战士和它一起掉到坡底。“这位战士是山东人,只有二十多岁。”知晓内情的古宅小学原校长黄建社说,这位战士本就在战争中受过伤,如此一来“伤上加伤”,性命垂危;部队急于打仗,便拜托山脚下的一户人家——黄查某帮忙照顾并料理后事。
当日下午,这名跟着战马掉到坡底的山东籍战士牺牲了。古宅村村民含泪将他安葬在古宅村的柚柑岭上。之后,黄查某每逢清明等重要节日,都会按照当地习俗去打扫他的坟墓,以祭奠英灵。
黄水杈便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年幼的他被解放军叔叔为国牺牲的精神所触动,认为他们永远值得铭记。“我上小学时,学校经常组织我们来这扫墓。”黄水杈说道,小时候他每次放牛经过,也会顺道去看看。而等到黄查某年纪大了以后,放牛郎黄水杈便主动接过守墓“接力棒”,一做就是60年,风雨无阻。
信守承诺
60年来未要一分报酬
“以前,这里杂草比较多,一天是清理不完的。”为了能更方便上山,年轻时黄水杈在无名烈士墓附近自建了一座简易房子,作为守墓的简单栖息地。
黄水杈还告诉记者,无名烈士墓在没有修建之前,每一年都需要用小石子做标记,不然下次来就找不到了。2018年,在他的建议下,相关部门对这座无名烈士墓进行修缮,同时将古宅村的另一座无名烈士墓迁移至此。
看着修缮好的墓地,黄水杈心想:“得栽种些花草,装饰得漂亮些。”于是,闲暇时黄水杈便带着锄头上山种七里香。他抚摸着七里香的叶子说:“七里香芳香宜人,在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春光融融、草木青青,在黄水杈的精心照料下,七里香的芬芳一直伴着长眠的无名烈士。
黄水杈60年来信守诺言、无偿守护烈士墓的事迹,不少村民都听说过;有些乡亲劝他,可以找政府要一些管养补助。黄水杈听后,笑着跟他们说:“我如今生活得很好,不需要那些。”
教育子孙
像对待祖坟守烈士墓
小时候,黄水杈跟随大人到烈士墓祭扫;后来,他就自己前去祭扫;现在,他又带着儿子或孙子上山扫墓。“没有这些烈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祖祖辈辈都不能忘记。”黄水杈不仅自己认真地守护烈士墓,也教育子孙要像对待自家祖坟一样守护它。黄水杈说:“等我走不动了,守墓的任务就交给他们了。”
“我爸几乎每天都去。”黄水杈的儿子告诉记者,无名烈士墓旁边的路是黄水杈每日放牛羊的必经之路,黄水杈经过墓地时便会清理杂草、打扫枯枝落叶,累了就靠着一棵树坐下来,与烈士们说“悄悄话”。对此,黄水杈说:“我不去看看,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岁月有风,英雄无名。60年,对黄水杈来说,改变的是他的容颜,不变的是他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他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告诉后人,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
令黄水杈高兴的是,如今这座无名烈士墓的“守护人”不再只有他了——古宅村的不少村民也时常前去墓前祭扫,还有一些“村外面的人”慕名而来。(海西晨报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童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