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5月16日讯 携手推进“爱心厦门”建设,持续开展“爱心助残”行动,不断增加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5月15日是第32次全国助残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全国助残日活动开展。为扎实推进厦门市“爱心厦门”建设,深入开展“爱心助残”行动,厦门市残联围绕“爱心帮扶,携手助残”主题,策划组织系列活动,厦门市各部门单位纷纷响应,为残疾人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践行爱心助残,携手推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爱心企业就业帮扶
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
在厦门鑫腾坤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40多岁的纪女士正在加工汽车脚垫。虽然有听力言语障碍,但这并不影响她动作娴熟地操作机床,她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超过8年。像纪女士这样的残疾员工,该公司共有16名,占职工总数的39%。
这些残疾人大多为肢体、智力残疾,从事的都是车工或手工包装等简单工作,最高工资达7000元。在公司行政部门负责人许芳新看来,这些员工心地单纯,工作认真负责。除了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公司还当起红娘牵线搭桥,促成三对“夫妻档”员工。
在企业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同时,这些残疾人也为爱心企业带来很多温馨的回忆。来自厦门世誉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青云,被残疾人员工亲切地称为王姐。从2009年开始,她受朋友之托,帮助一名聋哑人在公司实现就业后,渐渐与残疾人群体产生了情谊,大家互相介绍,都来到她的公司工作。由于是进出口公司,她有许多协助厂负责生产订单,大家都知道接她的订单有“条件”,就是要能安置几名残疾人就地工作。“因为协助厂各区都有,如果就在我的公司,有时候会离家太远,所以我尽量帮助他们就近工作。”而这些单纯善良的残疾人,也为她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残疾人不肯临时外借生产车间的用品,和别人产生争执,只好紧急找她来处理。“他们的理解很简单,自己车间的东西不能给别人。”王青云说,她一点也不觉得这些事麻烦,反而觉得“很可爱”。
“残疾员工并不是企业的负担,相反,安置残疾人就业不仅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为企业增添荣誉,还能获得政府相关补贴,是一种双赢。希望这些爱心单位继续给予残疾员工关心关注,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丰衣足食。”5月10日下午,厦门市残联党组书记吴明哲深入部分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及经营情况、残疾人在岗工作情况,并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代为颁发“福建省安排残疾人就业爱心单位”证书。在省残联、省人社厅认定的15家2021年“福建省安排残疾人就业爱心单位”中,厦门市共有4家企业名列其中,分别是厦门鑫腾坤实业有限公司、厦门馨米兰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厦门同安德利纸业有限公司、厦门世誉进出口有限公司。
在走访中,厦门馨米兰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还送上锦旗,感谢市残联今年推出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免申即享”“全程网办”“即来即办”的便民服务举措,让企业方便快捷获得资金,助力企业稳定残疾人就业岗位。据介绍,为高效便捷稳岗助残,市残联首创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免申即享”,让数据多跑路,爱心企业零跑腿,做到审批“不见面”。
专场招聘+技能培训
帮助残疾人实现梦想
“之前发愁找不到工作,好在政府有组织专场招聘会,都是为我们专门开设的岗位,还有企业福利,真的很感动!”5月12日上午,在海沧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上,残疾人朋友小陈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关爱残疾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份关爱不仅是让他们在物质层面有所收获,更要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活出精彩人生,就业是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残疾人有不少潜力值得用人单位发掘,目前市残联已经实现常态化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更多残疾人朋友提供工作岗位,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谋求幸福。
除了举办专场招聘会外,为赋能残疾人的就业、增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厦门市残疾人共同富裕,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决定开展电商助残公益项目试点工作,首批对同安区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户籍残疾人,经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且有意愿和能力开展经营活动的人员进行帮扶。项目联合市残疾人联合会进行,由厦门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同安区残联执行,并调动社会力量对帮扶对象进行电子商务设备资助、能力提升培训、运营技术支持、供应链整合等多方面支持探索,切实帮助他们通过努力成就梦想,为自己和家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研发智能仿生手
开启科技助残新篇章
用智能仿生手拿起矿泉水瓶,再放下。这样简单的动作,却收获了如雷的掌声。
5月12日,在厦门市残联与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爱心助残·公益项目授牌启动仪式”上,参与“爱心厦门”助残智能仿生手项目的受助对象代表进行技能展示。“感谢政府,30年了,我终于又有‘手’了!”受助对象赖先生告诉记者,这只仿生手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且只有1斤多,轻便又美观。最让他激动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实现学习开车的心愿,“这只仿生手让我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赖先生说。
“爱心厦门”助残智能仿生手项目,是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由市爱心资金提供爱心资助,市残联、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浙江强脑科技通力合作的科技助残创新举措,通过政府主导,汇聚社会组织、企业、各界爱心力量,共同谱写科技助残新篇章。
2021年,首批9名符合适配条件的前臂残疾人成功适配智能仿生手。经过半年多的训练,9名受助者都能较熟练地完成基本抓握动作,使用效果显著,生活便捷程度大大提高。12日,吴先生作为首批受助代表,也来到现场,并展示了更高阶的技能——写书法。“失去手掌的20多年里,我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我想过佩戴假肢,但市面上多是装饰为主的美容手,类似的智能手价格高昂,我无力支付。”吴先生告诉记者,是这个项目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第二期智能仿生手适配资助项目顺利开展,8名残疾人安装适配了智能仿生手,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接受适应性训练。通过训练,8名残疾人已能借助智能仿生手完成单手抓握动作。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仿生手项目用先进的科技力量帮助残疾人摆脱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困难,恢复肢体功能,重获自主生活、就学就业的能力和机会。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础上,更加精准聚焦残疾人诉求,主动解决残疾人困难,帮助更多残疾人享受更高水平更加优质的康复服务,推动厦门市残疾人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社会各界踊跃捐款
为残疾人实现愿望
厦门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在这里,爱心就像阳光雨露,一刻不停地滋润大地万物。爱心涌动,潺潺的细流,可汇成江河湖海;小小的水珠,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5月12日“爱心助残·公益项目授牌启动仪式”现场,爱心企业厦门信和达电子有限公司捐赠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人民币500万元整,设立“信和达爱心助残基金”,开展奖学奖优助残项目,奖励品学兼优的大专及以上在读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
据介绍,该项目基金的设立旨在鼓励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自我奋进、自我完善,自强互助,并激励他们通过自身成长努力回馈社会,传递践行爱心公益、薪火相传的精神。“我们公司成立于2000年,待发展进入正轨后,我们的宗旨就是希望回馈社会。”厦门信和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监马丽华告诉记者,他们一直致力于公益助学,已捐助6所希望小学,支持多个公益项目,累计捐赠达4200万元。“这次正好配合全国助残日活动,我们了解到残疾人儿童在教育上需要更多支持和关注,因此我们也首次参与帮助残疾人事业,希望能在他们求学的道路上给予鼓励,做正向的引导。”马丽华说。
爱心助残的路上,还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加入。想要一个麦克风、一辆自行车或是一台智能音箱……类似这样的微心愿承载着残疾人朋友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爱心厦门”建设的号召,聚焦特殊困难群体,践行“爱心助残”行动,自2020年起,市残联、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海西晨报社连续两年发起“爱心助残·圆梦微心愿”活动,面向全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筹集善款,帮助残疾人实现微心愿。两届活动期间,有近万人参与捐款,共帮助402名厦门户籍残疾人实现微心愿。
2022年,市残联、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海西晨报社启动第三届“爱心助残·圆梦微心愿”活动。活动得到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在其倡导下,厦门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厦门市基督教协会在厦门市行政区内各开放堂会踊跃参与爱心助残行动,共组织30多个堂点为残疾人圆梦微心愿募捐善款50万元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圆梦微心愿活动将结合全国助残日、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春节等时间节点分批次进行,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活动计划帮助1000名厦门籍残疾人实现微心愿,让更多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弘扬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让关爱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事业成为一种良好社会风尚,不断厚植“爱心助残”社会氛围。(厦门文明网 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