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宣传
用闽南话讲法规
交通宣传入脑入心
夜晚,等到大家都下班回家了,厦门市公安局祥平派出所副所长、一级警长陈金聪和执法队伍走进西湖社区家家户户,开展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
“你电动车不能这样飞线充电,会着火,你骑电动车出门买菜接孙子,都要戴头盔。”遇到不懂普通话的老人,陈金聪发挥本地人优势,把条条款款转换为闽南话来讲。
针对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陈金聪提炼了“三个积极、一个严管”:积极主动宣传、积极主动作为、积极主动配合相关执法部门进行整治、严管身边人。
“电动自行车整治不光在路上,更在心上。”广泛宣传、全面覆盖,成了陈金聪的工作重点,他常态化组织警力开展入户面对面宣传,并推动召开各村居房东大会20余场,要求房东做好自查并发动租客遵守规定。
为了更好地做宣传,陈金聪通过祥平派出所“守护祥平”公众号,发布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系列文章,累计受宣群众达2.2万人。
陈金聪的微信“家族群”里,除了祥平派出所公众号推文,常常还能刷到他转发的电动自行车事故新闻视频。“严管身边人,是我们的工作举措之一,我就从我自己身边做起。”他说,执法者更要起到表率作用,他专门成立了督查组,一旦发现民警辅警违规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严肃问责,“如果自己都没做到,怎么要求老百姓?每个人都出一份力,让文明习惯成自然。”
共建设
义务交警柔性劝导
来自人民服务人民
7月13日,厦门市义务交警队同安分队队员杨华列接受了一项新任务。记者问他,一年多来他做的任务有没有超过400个?他说,没有数过。
杨华列的主业是开公司,时间自由,因此成了义务交警队里的积极分子。只要群里一发任务,他一看有空,就顶着高温天去执勤站岗。半年见习期,积分至少达到240分方能合格转为正式队员,而杨华列在见习考核期的积分达到3700余分。
一次任务将近2小时,时间段是下午5点半到晚上7点15分,正是放学下班的高峰期。穿好义务交警队队服、反光背心,戴上帽子、手套,拿着哨子、指挥棒,杨华列来到银湖路口的红绿灯下,看着人潮从附近小学、幼儿园、体育馆等处涌出。
电动自行车闯红灯、违规载人、逆向行驶、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都是义务交警关注的重点。
遇到违规驾驶者,杨华列一般采取柔性劝导。一开始,他常常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市民。“在这里站岗久了,大家都慢慢认得了,而且义务交警队伍越来越壮大,市民也明白我们是帮助维护交通秩序的。”他说这份没有工资的工作,却有很大的回报——今年高考期间,杨华列在厦门第二外国语学校门口如常守护,考场外等候的家长自发送来了遮雨棚、饮用水,“听到一声谢谢,我就觉得什么都值了”。
作为联动治理交通的社会力量,义务交警来自于民间、服务于大众。“我是个普通市民,也很想做点贡献。”杨华列说,参与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等交通整治行动,总觉得这座城市的美好也有自己的一份力。(同安区委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