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香满路
泉州全力营造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文明风8月16日讯 良好的交通环境,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表现。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让交通文明“点亮”城市文明,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泉州市紧盯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以交通秩序治理为主线,开展电动车违法、违法停车等专项整治行动和文明交通宣传提升行动,积极倡导开文明车、行文明路、做文明人、创文明城。
随着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昔日“乱点”逐渐变成“亮点”。如今,文明交通已成为每个市民的出行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创建文明交通环境的共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文明交通
引领出行新风尚
繁忙的早高峰时期,在市区东海大街、津淮街等路口,非机动车遇红灯不越线;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机动车纷纷礼让行人……
“行人过马路的时候,司机都会主动停下。”提起交通出行的变化,市民王女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长期以来,“中国式过马路”是城市管理中的难点。今年,泉州市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香农”行动、交通秩序提升行动为抓手,对主次干道、主要商业大街和交通路口等开展常态化整治,严查严处电动自行车闯红灯、不按道行驶、逆行,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护栏,机动车违停、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等各类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
在此基础上,对抓拍到的交通违法行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时间找出违法车辆、违法人员,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渠道发送警示信息,并在路口LED显示屏滚动曝光,加大约束规范、严惩措施和曝光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安全文明出行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完善设施
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有了停车位,停车也安心多了。”去年,中心市区富临新天地小区主动开放地下停车场800多个空余停车位,供市民群众停放,并大量增设停车及步行引导标识,沿街商户、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规范停车秩序,是为文明“指向”。今年以来,泉州市积极推动各区政府牵头,全面摸排盘活空地、地下停车场、小区物业、机关单位等闲置停车资源,协调机关、单位的停车泊位应开放尽开放,按照“便民利民、科学施划”原则,最大限度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扩大停车容量,共重新完善施划停车泊位3569个,不仅缓解停车难问题,还引导群众有序停车,为文明泉州再添“风景线”。
交通设施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市通过完善交通设施,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加强交通护栏、标志标线、信号灯日常维护清洗,维护良好通行秩序,今年以来共修补增设交通标志345处,施划标线5865平方米,维修、新设护栏1075片,维修信号灯处587(次),不仅扮靓市容市貌,也为市民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现在学校门前有了减速震荡线,安装了标识牌,还有警示灯,司机看到后自觉放慢了车速,学生更安全了,我们的心情也更好了,咱们的城市越来越有文明范!”市民李女士赞叹道。(泉州晚报记者 庄丹丹 通讯员 黄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