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央和女儿陈心怡搬运工作餐。(西柯街道供图)
文明风8月22日讯 在厦门同安西柯街道,这样的一群人,在疫情防控一线,是守望相助的家人,也是冲锋在前的“战”友。他们闻“疫”而动、闻令而行,他们冲锋在前,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以“志愿红”“医护白”,守护“健康绿”,成为疫情防控中坚力量,温暖了无数居民群众的内心。
战“疫”场上的“父女兵”
归家是父女,“疫”线是战友。在西浦村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对父女,他们并肩作战,以实际行动演绎了“上阵父女兵”的桥段。他们便是西浦村村民陈未央和女儿陈心怡。
陈未央是一名老党员,也是西浦村综治巡防队的队长。疫情防控期间,陈未央始终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每天六点前他便到核酸检测现场,发放物资、布设场地、维持秩序、入户排查、定点执勤......他常说,“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作为一名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给女儿做个好榜样!”
“天不亮爸爸就起床参与到村里疫情防控工作中,虽然很辛苦,但我为爸爸感到骄傲,我也要像爸爸那样尽自己的一份力。”陈心怡羞涩地说道。
受父亲的影响,陈心怡常常主动请缨,加入到西浦村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协助核酸检测工作。听说村里缺少核酸采样人员,她立马主动申请参加采样培训。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在疫情防控一线,下了夜班也不愿意休息,径直到核酸检测现场参与抗疫工作。
“00后”结伴参与志愿服务
“阿嬷,往这边走,我带您做核酸。”在竹仔林核酸检测点,林子奇和林生凯总是耐心引导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并协助志愿者做好信息录入工作。
提起林子奇和林生凯,竹仔林里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竖起大拇指。在网格员闫振杰看来,这两位“00后”小伙子干活卖力且十分有耐心,总是很热心地帮助每一位老人家。
二人都是埭头社区本地人,性格外向,和街坊邻里都十分熟络,遇到需要帮助又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家,他们经常用闽南语进行交流。“今年刚高三毕业,刚好暑假时间,看到社区群在招募志愿者,就叫上他一起报名了。”林子奇说,“成为志愿者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体会到了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的不易,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
经历了几轮核酸检测后,林生凯感慨颇多,“正是社区需要人手的时候,能尽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他人感觉非常有意义,希望疫情阴霾早日散去。”
陈志勇整理物资。(西柯街道供图)
24小时待命,每天休息2小时
19日上午10时许,在又完成一趟核酸样本转运任务的间隙,陈志勇将车停在路边,拉开防护面罩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稍作休整后,他又踩着油门向丙洲篮球场核酸检测点奔去……这是他近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日常。
陈志勇是丙洲社区党委副书记,自疫情发生以来便自告奋勇加入疫情防疫专班。说起样本转运工作,陈志勇十分严肃,“转运工作责任重、节奏快、强度大,在核酸样本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冷藏冷链,确保采集的样本有活效,这样的样本实验结果才能准确有效,每次我都尽全力保证15分钟送到。”
“每隔一小时要送一次样本,一天至少要跑8趟。”陈志勇说,清点、封箱、消杀、签字确认、返程,他每天重复着转运工作,从日出到黑夜。
除了样本转运工作,他还担起医护人员接送、物资调配和密接人员转运工作,每天5点钟起床,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他将自己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疫情防控在工作中,温暖了无数的人民群众。
“哪里需要我,我便尽力帮忙!”
“来,张开嘴巴……可以了!”在官浔老人活动中心核酸检测点,49岁的乡村医生林志益耐心地为每一位群众进行核酸采集。每天凌晨5点半就到位换上防护装备,连续工作两三个小时后才下台休息,当他脱下防护服时,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他与许许多多的“大白们”一样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林志益已有27年的从医经验,是官浔社区卫生所的一名乡村医生。自核酸检测工作启动后,他每天驻点在核酸检测现场,从医生的调配到物资保障,他都亲力亲为。有时碰到医生没法及时到位,他连饭都顾不上吃,第一时间顶上。
等到核酸检测结束后,回到家中的他又开始统计隔天参与核酸检测的采样人员,及时联系安排社区里的个体诊所医生、药店工作人员、校医等,保障核酸检测现场轮换的医护人员不断档,群众少等待,采样高效进行。
有时上门核酸检测工作采样人员人手不够,他便主动请缨,走村入户,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开展上门采样。他常说,“哪里需要我,我便尽力帮忙!”(文洁 邹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