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接力育桃李 四代十人六教师
“教育世家”获评2023年福建省最美家庭
一家人接续扎根教育沃土
一家四代10人,有6人从事教育事业,教龄总计169年之久,涉及幼教、小学、普通中学、中职、高等教育。他们承前启后、矢志育人,用爱与坚守诠释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日前,这个“教育世家”获评2023年福建省最美家庭。
近日,记者来到南安梅山竞丰村李香治老人家中,听她讲述一家人坚守教育一线岗位的故事。
把教育当使命 夫妇两地坚守岗位
记者来到80岁的李香治家中时,她的大儿媳正准备去南安国光中学上课、监考。客厅墙上挂着泉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教育世家”牌匾,李香治笑着向记者挨个儿介绍起家里的老师:她和丈夫、大儿子和大儿媳、二儿媳、大孙女。
“我们这一家的老师们,经历了从贫穷落后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忆起教书育人的往事,老人神采飞扬。
1963年,她从泉州幼师学校毕业后,前往师资严重缺乏的偏远山村学校——八都(现为向阳乡)卓厝小学任教。“从梅山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到山脚下,再徒步爬半天山到山上的学校,条件比较艰苦。”其间,她和在南安国光中学任教的潘达生结婚,生下大儿子。二儿子出生时,她仅休了56天产假,便带着一个多月大的宝宝到九都学区任教1年。扎根山区的7年里,她克服了孩子幼小、婆婆中风等困难,“把教育当作一份责任,一项使命,一种信仰”。
她在山区任教时,丈夫潘达生则在梅山,一边照顾着大儿子和行动不便的母亲,一边教书育人。提起已过世的丈夫,老人眼中满是思念,“老潘41年教师生涯,一心扑在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中,见证南安国光中学从省重点中学、重点侨校到一级达标学校再到省示范性高中,全身心地为学校发展和侨乡教育事业提升而努力”。
传承优良家风 子孙投身教育事业
1970年,李香治被安排回梅山的国专中心小学,1980年再到国专幼儿园任教,直至1999年退休。回梅山后,她白天上课,晚上既要照顾婆婆休息、起夜,又要备课,这样的生活持续了23年。夫妇俩孝老敬亲、爱岗敬业的一言一行,给两个儿子带来深远的影响。“我和老伴过去经常教育孩子们,不忘党恩,对工作要勤奋认真,甘于奉献。”她说。
在两位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大儿子潘小灵高中毕业也决定做一名人民教师,被保送到福建师范大学。从教33年中,有27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教师之责,重于泰山。一位好老师,可以带动和影响千千万万个学生。”大儿媳林爱玲一直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二儿媳苏婷婷现为厦门市湖里幼儿园园长,她曾于2020年7月,传承老一辈的精神,远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支教。
祖父母、父母亲教书育人的身影自小印在大孙女潘乐颜的脑海里,她追随他们的脚步,从香港大学毕业之后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任教。她不断学习教育前沿新理念,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努力做“新时代的教师”。
竞丰村村干部小刘感慨道,李老师一家传承优良家风,桃李芬芳,书香浓郁,让人敬佩。她的二儿子潘春凌和小孙女潘抒凡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且小孙女还在2022年获得直博机会。
“我们家四代10人有6人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国家培养人才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李香治说,“6人从教的年代不同,教育理念不同,但是奉献教育事业的心愿是一致的。我为有这样幸福温馨的家庭而感到自豪高兴。”(泉州晚报记者 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 黄玮虹 刘超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