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打造站城融合综合体,鼓励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什么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为什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广TOD模式?TOD模式在福州等城市的应用场景推广是否可以打造“轨道上的美好生活”?近日,戴德梁行联合香格里拉中心在福州举办的《全域TOD综合开发之中国城市实践白皮书》发布会暨重塑闽都城市格局高峰论坛上,专业人士、企业代表、行业机构聚焦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TOD模式已来
事实上,TOD模式开发在我省的城市发展中已有多个应用场景,每天都在为市民生活提供着切实的便利。
今年,全国首条按照路地合作TOD模式推进的高速铁路福厦高铁顺利开通。这意味着,福厦高铁作为我省与国铁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国家干线铁路,在土地综合开发、城市发展与铁路建设相互融合的探索层面上也是一条全国“示范路”。高铁沿线车站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和相应配备的福产品销售,依托车站与在地公共交通系统的紧密衔接,打造起了“福厦一小时”生态圈、经济圈、生活圈。
同样在今年,福州地铁实现“五线并行”,迈入“环线换乘”时代。经由地下步行通道贯穿的东街口地铁站和南门兜地铁站显现出了TOD模式开发的叠加效应:不仅可以让市民享受到交通出行的便利和东街口商圈、南门兜商圈购物的便利,而且将两站之间的沿线节点的商业、文旅、企业、医疗等资源串联,展现出资源聚合的便捷高效生活场景,打造“轨道上的美好生活”。
TOD模式通过混合土地使用、一体化开发、绿色交通优先、完善末端交通等方式,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TOD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作为全球一流的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多次发布TOD系列白皮书。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陶汝鸿表示,与传统思维不同,TOD模式强调混合用途的布局以及多功能的空间交互,实现商业、办公、居住、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集于一体,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和环境多元化、多样性的追求。当前,我国TOD模式处于高速发展期,此次发布白皮书,正是希望能为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多科学路径参考。
TOD核心是“人”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商业经营恢复良好,T1航站楼商铺出租率为93.48%;客流迅速复苏,预计全年客流量可达1350万人次——与2019年的1476万人次已十分接近。
与此同时,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塔台在11月封顶,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GTC)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我们有信心明年将会达到甚至超过2019年的客流量。”元翔(福州)国际航空港候机楼管理公司商务运营部经理游发文说道。在重塑闽都城市格局高峰论坛上,他分享了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商业概况、航站楼及GTC商业规划。
“人的需求,被摆在了T2航站楼和GTC规划的核心位置。”游发文透露,T2航站楼和GTC是两个典型的TOD开发项目,此前已邀请包括戴德梁行在内的专业机构参与了前期定位与规划。
据了解,T2航站楼与GTC预计2026年投用。其中,GTC是省内首个“高铁进机场”的换乘枢纽;T2航站楼规划设计在203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万人次,与T1航站楼合计总体吞吐量可达到3600万人次。GTC规划地铁F1线、城际F2、F3线,实现多圈层快速轨道服务,规划商业面积2.4万平方千米。
如何让数量庞大的旅客在机场获得优质的服务体验?在陶汝鸿看来,这需要回到TOD开发的出发点来思考问题——围绕“人的需求”,统筹考虑“站、产、城、人、文、绿”六大要素的融合,再从目标定位、空间整合、换乘接驳、慢行系统、产业生态、职住平衡、功能业态、核心设施、地标空间、地缘融合、绿色低碳、自然交互等维度,推进TOD项目的开发,实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塑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并助力打造新的城市经济中心。
可持续的未来
对于10月底刚刚荣膺“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称号的福州来说,城市TOD开发的前景讨论毫无疑问被纳入“双碳”背景之下。
“‘双碳’背景下,城市绿色交通亟需向TOD模式转变。TOD不是土地导向,而是开发导向。”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董敬明认为,“好的TOD项目,前期要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好TOD在本地落实的思路与方法;其次,在用地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站点周边用地功能的混合与高密度开发;最后,应在项目全过程中全方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福州坚定不移按照“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发展格局,积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通过这十余条轨道交通的建设,把莆田、福清、长乐、连江、永泰串联在一起,实现互联互通,激发周边城市发展潜力。TOD模式的应用,不仅拉动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交通的互通和要素的流动,更给福州带来“虹吸效应”,为大量来榕的高端技术人才、高时间价值的商务人群提供必要的交通保障,加速数字经济、科创研发等优势产业的集聚,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蓄势赋能。
“TOD可以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及新旧动能转换;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不仅考虑当前发展,也考虑未来可持续发展。”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董敬明有感而发。
在“双碳”背景下去探索TOD的应用场景,也不再是简单的“轨道+物业”,而是发散出“轨道+社区”“轨道+特色产业”“轨道+公园”“轨道+小镇”等多种模式。据了解,近年来福州TOD项目已在站点类、车辆段综合开发类、地下空间类及轨道产业园类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记者手记
以TOD助力城市群经济发展
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动型单元就可以被描述为增长极。
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TOD模式开发建设的交通枢纽恰恰具备了增长极的特征——因为通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交通枢纽及其周边片区被建设成为兼具交通站点、商务产业、休闲购物、文化旅游、绿色生态等多项城市功能的综合体。多种功能复合的背后,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而这也成为一座城市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高科技产业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TOD模式开发建设的交通枢纽在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其作为增长极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高效汇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助力打造新的城市经济中心。
从更广的视野来看,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不只局限在一个城市之中,而是可以助力一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公共交通是改变城市格局、联通城市之间最为有力的手段,而TOD正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以福厦高铁为例,应用TOD模式开发使其有力联接起沿线城市资源要素,促进站城融合、产业协作。
放眼未来,TOD开发必将以其增长极的特性,在助力城市群经济发展中体现出更加明显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