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李妙珠)
五指翻飞间,木偶灵魂现。漳州布袋木偶戏,俗称掌中戏,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传统戏曲一样,在文化多元性与快餐似的娱乐消费冲击下,布袋木偶戏已不再似从前那般辉煌。
如何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近年来,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探索出一条用志愿服务传承非遗文化的路子,以志愿服务点亮非遗传承之光。日前,该中心“小木偶 大世界”非遗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获得2023年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上个月,一场主题为“熟悉一座城 爱上一座城——喜迎龙年‘为爱加码’”的公益活动在漳州市举行,吸引了50名儿童参加。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了解了木偶戏这种奇妙的表演方式。
指尖翻飞、铿锵锣鼓、唱念对白……活动中,“小木偶 大世界”非遗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的7名成员,为孩子们带来经典布袋木偶传统剧《大名府》。在文艺志愿者们手中,木偶们“十八般武艺”样样拿手,表演起了耍盘子、耍花枪、射箭、摔跤、舞狮等绝活,引得台下孩子和家长连连拍手叫好。
在人偶同台《指掌乾坤》表演中,艺术家们从幕后走到台前,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木偶的神态和动作,不少孩子好奇地跑到台上与木偶互动。“食指代表木偶的头部,其他的四个指头分别代表木偶的左右手,大家可以伸出你们的手跟我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表演间隙,文艺志愿者还教授布袋木偶基本操作技巧,小观众们纷纷举起手跟着模仿,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闽南木偶戏被称为‘世界一流的艺术’。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好,把最好的优秀的传统艺术介绍给他们。”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许洁莉感慨,“我们的责任就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据介绍,2021年1月,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木偶艺术,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组建了“小木偶 大世界”非遗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由专家、演员、演奏员、制作人员、木偶艺术爱好者等83人组成,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非遗文化文艺志愿服务。
“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观众推出不同的剧目表演,让木偶‘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志愿服务队队长姚文坚从事布袋木偶表演已有30年,近年来,他带领队员辗转各地开展布袋木偶公益演出,走进社会福利院、大中小学校、社区、乡村等场所,让艺术的温暖和力量由“指尖”流淌到人们“心间”。
据统计,志愿服务队组建以来已开展服务300多次,参与志愿者近4000人次,服务对象约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