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就在老陈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解惑时,机遇悄然而至。1985年,老陈由于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正式调入福建省委办公厅干部培训中心,从事干部培训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对干部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培训中心每年都要举办多期主任、文秘、机要等干部培训班。老陈主要承担教学组织协调工作,不管是开班前的考察、备课,还是开班后的上课、讨论,包括培训结束后的接送、总结,他都是全程参与、全心投入。在培训中心的五年,家住台江的他从未迟到早退过,记不清有多少个起早摸黑的居家日子,忘不掉那多少个灯火通明的加班岁月。当每一个培训任务结束时,看着学员们充满希望满载而归的那一刻,老陈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1990年至1998年,陈承梁同志在厅干部处工作,这是一个需要幕后英雄和无名英雄的岗位,他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搞好组织人事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索引工作。负责处里的主要文字和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以厅机关精神、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谋私利,严格各项人事工作制度;作风扎实,考虑问题比较周到;在干部调动、任免、转干和晋级的工作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把关,为人直爽,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同志,平等待人,耐心听取干部反映情况,热心帮助干部解决困难。在干部处,他从主任科员成长为调研员,既是自己默默奉献的结果,也是组织对他工作的肯定。
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让他到机要交通处工作。机要交通是平凡的工作,但是它却是党的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党的诞生而诞生,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初到机要交通的老陈,新鲜感消失得很快,代之而起的是对这一工作的深刻认识:长年累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工作在火车的包房里,眼前只有一闪而过的窗外风景,那是一种怎样单调乏味的感受啊!行色匆匆,长途颠簸,高度戒备,活动的空间只有三平方米的小包房,那是何等艰辛的劳动啊!寒来暑往,风来雨去,每趟往返两千多公里,宛如古代跃马不息的驿吏:"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日发咸阳,暮及陇山头"。正所谓:烟尘尽处,辛苦自知。
(五)
老陈在机要交通一干就是8年,直至退休。他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困难,哪里任务重,他就出现在哪里。2001年12月,中办机要交通局投送北京至福州164个密码箱,每个箱重达50多斤,数量之多,重量之巨,从所未有。三平方米的小包房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安全角度考虑都容纳不了这么多的箱子。老陈紧急与局里多次沟通协调,确定了把大批量的箱子放在火车的行李车上进行押运的应急方案。时值严冬,天寒地冻,火车的行李车既没有暖气,也不能完全密闭,这意味着跟车的押运人员将要在没有暖气的行李车上度过冰点下的34个小时,而且还要保持高度警戒,随时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老陈自告奋勇,亲自要求担负这次特殊的押运任务。在老陈的记忆中,那34个小时是这辈子他经历过最冷的34个小时。宽畅的行李车四面通风,冷风飕飕,裹卷起来的寒意无处不在,老陈与同行的另一位同志互相鼓劲,互相提醒,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顺利安全地完成了这次最"冷"的任务。
2003年2月,我国发生了传染性极强的非典疫情,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那个谈非典色变的时刻,跨区域的人员流动受到严格控制。非典疫情严重威胁到机要交通线路的畅通和任务的完成。为了确保机要交通线"班不停、线不断",老陈一边安排人员购置口罩、消毒液、温度计、喷雾瓶等物品,制定抗非典的工作预案;一边带着处里的同志们亲自上阵跑干线。在家的日子里,老陈天天蹲在处里面,对上干线的同志百般叮咛嘱托,交待注意事项。对从干线回来的同志则做好医学观察,以防万一。那段时间,火车上常常空空荡荡,干线上的同志往往成为仅有的乘客。按照老陈的说法:在那种情况下上干线,随时做好了下来就被隔离的准备。颇具易水之畔,壮士一去的壮烈。在他的带领下,全处没有一个同志在考验面前退缩,出色地完成了非典期间的文件押运任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2006年5月,"1号"台风的余威还未散去,50年一遇的强降雨又肆虐八闽大地。从28日起,瓢泼大雨连续下了近二十天,福建各地相继发生严重的河堤决口、城镇受淹、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等洪涝灾害,福建铁路大动脉的闽清段、鹰厦线的顺昌段、横南线的武夷山段和建瓯段,连续发生多起堤岸塌方、路基下陷、道路冲毁,所有进出福建的列车运行陷入阻塞、晚点、改点、甚至中断的非正常状态。机要交通的运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急境地。老陈二话不说,打起背包住进处里面,贴近一线指挥。面对严重的暴雨灾害,他果断启动应急预案,每天向铁路部门了解当日列车在不同时段的运行状况和沿线灾害信息,及时掌握押运线路动态,随时调整和执行应急方案。整整二十天的时间,干线押运人员乘坐的火车多次遇到晚点、阻滞、改线和道路塌方等险情,全处同志在老陈的带领下,沉着冷静、有效应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轮番上阵、持续接力,不落一件、不停一班,确保了交通联络线路的畅通,锻造了坚不可摧的"钢铁机要交通线"。
(六)
生活的长河中,激越翻腾的浪花固然动人绚丽,但平缓廻旋的流波更加显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平淡冗长中的坚持更显坚韧。谁也不曾忘记:老陈每年都承担了60多趟的干线押运任务,行程每年可绕地球赤道4圈,一年有大半年时间都出差在外;谁也不曾忘记:他每周都坚持学习例会制度,作为支部一班人的"班长",他注重抓好同志们的政治理论学习,定时研讨业务规范,经常进行体会交流;谁也不曾忘记:他坚持自身的学习完善,利用各种时间抓紧学习,每一次出差在外,他随身携带的一沓厚厚的学习资料使火车包房里充溢着浓浓的书香,而且笔耕不辍,经常有文章在《机要交通》杂志上发表;谁也不曾忘记:在他的带领下,机要交通工作取得全国机要交通系统业务竞赛十六连冠,这意味着5840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和付出,铸就了"工作连轴转,交通线不断"的钢铁机要交通线,形成了安全运行无事故、业务工作零误差的良好工作格局。难能可贵的是,在成绩面前,他不居功,不自傲,总是谦虚地说:活是大家干的,军功章应该记在大家身上。
从机要交通岗位退下来的老陈,少了一些执行任务的猛劲,多了一些修身养性的宁定。他始终认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是党和组织的培养教育所给予的;他更加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有用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才能继续演绎好、诠释好更加精彩的平静生活、平凡追求和平常心态。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愿老陈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挥余热,为自己的人生、为办公厅的事业再添辉煌。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06-04暗访我省创建模范无烟卫生机构的控烟
- 2010-06-04“模范医学专家”卢世璧:仁心似玉璧 大爱亦无疆
- 2010-05-31石狮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 2010-05-31各界人士盛赞师德模范汪金权:社会心灵的引领者
- 2010-05-28汪金权:“蜗居”山乡任教22年 新时期的师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