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美景 2012-05-29 16:59 来源:文明风综合 我来说两句 |
首创恢复性湿地
站在明德楼顶鸟瞰,一个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小岛上,30多年树龄的南洋楹静静伫立,枝条上若隐若现着白色的星星点点,一阵翅膀拍击声,白鹭张开优美的翅膀掠过水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诗在福建农林大学得到完整的再现。谁也不曾想,这曾经是一片面临水体富营养化的荒芜鱼塘。
“这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带来的启发。前几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他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湿地公园信息,我们现场考察后被震撼了。于是下决心回来也大胆试验。”翁善波副校长回忆起创新的初衷。当时,利用广东中山闹市区一个废旧的船坞,俞孔坚成功改造成为一个恢复性湿地公园。
“恢复性湿地建设一般至少需450亩,我们只有几十亩,做还是不做有犹豫,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建一个恢复性湿地公园。”这一决定成就了今天省内高校绝无仅有的湿地景观。
按生态学原理,公园不但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同时这个湿地公园还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的强大功能。
“目前,我们的湿地公园已经形成了生态的良性循环,无需人工维护,自然生物链自行解决了很多人工无法攻克的难题。”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王寿昆教授介绍说道。
原入侵物种福寿螺曾经在校内池塘泛滥成灾,严重威胁和破坏到水生贝类、水生植物的生长,“学校曾经无计可施,束手无策,经科学的引进可吞食其产卵的鱼类后,近年来福寿螺数量明显减少,并成为湿地生态食物链构成中的一部分”。
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内绿化苗木从不人为喷洒农药,病虫害防治主要通过生物间的制衡。“这一切都归功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下安新校区又一湿地景观工程正在建设,预计于今年6月份建成投入使用。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