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讲究 究特色民俗形成原因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有民间说法,那时村中25家立一社宫,100家成立“总社宫”,故各村元宵,多在社宫里举行后再在“总社宫”举行,叫作“总元宵”。莆田正月的元宵节,正是沿袭了这一传统习俗。
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节到元宵兴倍生,普天人共乐升平。有楼紫陌繁华盛,灯火辉煌不夜城。”这是竹枝词《元宵》中描述莆田元宵盛况的句子。又《观灯》云:“更深月色正当头,歌舞声中灯满楼。欲住欲行归去晚,春宵都是醉人游。”
为什么莆田闹元宵有如此丰富多样的形式?程德鲁认为,这与莆田历史有很大关系。“西晋时期,中原地区人民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南迁,‘八姓入闽、衣冠南渡’后,中原文化与当地产生融合发展。”他说,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的仙游枫亭麟山宫皂隶舞就是其中代表。同时,姓氏研究典籍中的一些族谱发端于河南,也可作为佐证。
“为了展示由中原带过来的一些独特的闹元宵形式,他们选择错开表演,这样就有很多人来看。”程德鲁说。此外,莆田闹元宵之所以持续时间这么长,为了能让莆田各社(宫)信仰的每尊神都轮流巡安布福也是有直接关系。同时中原姓氏文化在元宵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如陈姓家族闹元宵,会邀请族外的人一起参加,享受欢乐、共庆佳节。通过请元宵,加强交流,增进感情,促进族与族、村落与村落的和谐,推动社会的融入协调发展。
莆田民间流传一句话,“闹元宵文峰宫起,文峰宫止”。莆田元宵从正月初六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正月廿九,最后一晚为莆田市区文峰宫的“尾暝灯”。元宵后,以“头牙”为界限,进入春耕季节,莆田人才开始新一年真正的忙碌。民俗专家黄国华解释说,过去莆田的元宵是从市区文峰宫开始,有“元宵头”“元宵中”“元宵尾”之说。
据了解,由于文峰宫古时就处在行政中心区域,附近就是官衙,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官方地位,因此官方参与的元宵活动被视为闹元宵开始。“文峰宫止”是因为文峰宫举行的“尾暝灯”活动,被当作元宵结束的“总元宵”。到现在,市区文峰宫每年正月廿九举行的“点烛山”仪式和文艺踩街活动,都吸引大批市民观看。
“也有元宵是在二月的,荔城区黄石镇一些地方元宵就在农历二月初。”黄国华说。据了解,荔城区黄石镇下江头村的元宵在农历二月初二。下江头历史上曾是抗倭的主战场,抗倭历史对其影响最为深刻。以前,该村二月初二才“做大岁”,后来把“做大岁”移到正月初四,与莆田其他地方“做大岁”同步。而闹元宵定在二月初二,是为了纪念先人,不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