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分流让文明交通更具象。(李晓辉 摄)
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直观体现,也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当前,海沧区持续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将文明交通作为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全员发动,常抓不懈。在海沧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海沧公安分局充分发挥打造文明交通氛围的主力军作用,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通过一系列集中整治“硬行动”和文明劝导“软宣传”,多措并举营造良好交通秩序,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
集中整治
齐抓共管治乱象
8月18日,海沧交警大队大队长陈高升早早来到育才小学,仔细查看校园周边交通设施情况,认真排查每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育才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安全不容忽视,校门口的减速、禁鸣标识是否完善,周边路面是否存在破损,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陈高升说。
“每年暑期,都是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排查整治的关键期,只有校园周边一个个‘点’的安全隐患都消除了,才能在开学的时候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出行环境的‘面’。”记者从海沧交警大队了解到,今年,暑期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已经全面铺开,而这仅仅是海沧深化文明创建工作,通过专项整治推动打造文明交通氛围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推进创建工作,改善道路交通秩序,近日,海沧在辖区5个主要路口开展“围路”整治行动,对电动车不按道行驶、行人乱穿马路、车辆超员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力争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乱象,实现道路交通规范、畅通、有序。
千斤重担大家挑,文明创建共出力。当前,海沧区公安分局、区道交办、区公路局、区城建市政等部门密切合作,对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红绿灯等基础设施进行排查整治,全力优化路网交通组织;全区4个街道和社区村居多级联动,强化交通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明确文明劝导重点,形成齐抓共管的文明交通氛围。
精细管理
撑伞收伞有温度
近日,家住海沧旭日海湾小区的郑女士告诉记者,家门口的马路没有以前拥挤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因为斑马线被一分为二,多出一条非机动车道。“绿灯一亮,人走一边,车行一边,真是个好办法!”郑女士说。
人车分流,让文明交通更具象。据介绍,目前海沧在海裕路、滨湖北路、海富路等6个路口进行斑马线提升改造,为创建文明城市增色。
值得一提的是,8月22日,人民日报微博转发文章《各走各路!厦门出现一批人车分离斑马线,再也不用和自行车抢道了》,报道了海沧人车分离的斑马线。截至8月22日19时,该帖文转发11181、回复10666、点赞165023。微博上也出现了话题#厦门现人车分离斑马线#,阅读2.1亿、讨论1.9万,一度占据新浪微博热搜第一,吸引了众多网友的转发评论。
在斑马线上增设一条非机动车道,是海沧精细化管理城市交通,从细处提升交通文明程度的一个生动实践。“增设一条车道导致安全岛降低了,这几天,我们正在筹备防护措施,准备通过增设立柱、铺设反光砖等举措,提升交通安全。”
记者了解到,海沧对交通的精细化和人性化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为了让市民在夏日出行更舒心,海沧在各个人行路口投放印有交通宣传广告的太阳伞。前阵子台风来袭,海沧交警连夜出门一一收起太阳伞,台风过后又将伞一一撑起,方便市民遮阳避暑。
此外,海沧还探索创设全市首条可变车道,平峰时,这条可变车道只能左转,但如果出现右转车流量大的现象,信号指示灯也会启用引导车辆右转。接下来,该可变车道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增加转弯延长线,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探索推行交通事故“空地一体化”处置模式,充分发挥无人机可全方位多角度拍摄取证等优点,提升事故处置和缓堵保畅的能力……
全民参与
文明交通氛围浓
22日上午7时,新阳街道新垵村村民谢秀锦来到了村口的十字路口上。“我是一名文明宣导员,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我和其他几名宣导员都会来到村口,劝导闯红灯、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谢秀锦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家庭主妇,参加文明宣导志愿服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
“翁角路新垵村口周边路段,一直是辖区内交通流最复杂的路段之一,人流密集,各类车辆交错通行,安全隐患较大。”新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村民自发参加文明宣导志愿服务,通过现场劝导宣传,有效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与此同时,海沧在多个村庄路口增设了“双语”喇叭,重点时段自动播放文明交通提示,海沧公安分局运用警用无人机进行语音播报、喊话提醒、配置20个户外移动音箱进行“双语”劝导提示,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攻势,广泛传播自律、包容、文明、礼让的文明交通理念。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海沧,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为文明交通贡献一份力。昨日下午,一场亲子义工志愿服务活动在海沧阿罗海城市广场举行,40名亲子志愿者与10名义务交警一起,在马路两旁劝导不文明行为。此外,每个周六,红裙子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都自发走上街头,在十字路口为来往车辆和行人指引交通,推动形成文明礼让、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
交通文明人人建,文明交通人人享。放眼海沧,“礼让斑马线 文明我点赞”“海沧亲子义工服务日”等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不断畅通交通的“毛细血管”,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使创建成果真正让群众满意,让文明根植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