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小报持续更新二十载,用爱聚焦百姓民生,弘扬社会正能量。
《乌山简讯》是全国唯一一份由社区自编自创的小报。自2000年12月18日创刊以来,已出版239期、无偿发行30多万份。这份民生小报的顽强生命力源于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由数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退休老人们组成的编辑团队。二十度春华秋实,弹指一挥间。《乌山简讯》也从白报纸单色报华丽转身为铜版纸彩色报,其内容数次升级改版,但其办报宗旨从未动摇,简讯人的光辉传统、优良作风代代相传。他们退休后立足社区,老骥伏枥,用手中的纸笔记录着社区日益变迁,用行动诠释“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精神。
《乌山简讯》是全国唯一一份由社区自编自创的小报,自2000年12月18日创刊以来,已出版239期、无偿发行30多万份,这份社区小报,内容接地气、贴民生,关注社区的方方面面。一份小报每月更新一期,坚持20年从未停止,秉持“为社区发展鼓与呼”的精神,风雨无阻地践行着“传递民声、反映民情”的办报宗旨。
《乌山简讯》这份小报的顽强生命力来源于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由数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退休老人们组成的《乌山简讯》编辑团。团队里两鬓斑白的老人们20年来从没有要过社区的一分钱、一支笔、一张纸,始终怀着一颗火热的“为人民服务”的丹心,怀揣自备的“编辑三宝”——笔、纸、手机,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穿梭于社区的大街小巷、高楼小院,用坚实的脚步探寻着社区里的新变化,耐心地聆听着居民们的真实心声,细致地采集着乌山脚下的每个故事。夏日里,总能看到老人们用随身手帕擦去赶路的汗水,脸上却带着收获的满足微笑,或是手摇蒲扇热情地参与到傍晚纳凉的居民们对国事家事的讨论之中;冬日里,再低的温度也无法冷却老人们编辑的热情,小小的编辑室里始终暖意浓浓,有的奋笔疾书只为新政策新理论的更好传播,有的激烈争论只为一个小小标题如何更加引人入胜,有的挥毫泼墨只为这份小报拥有更美的展示……老人们在台灯下、电脑前,发挥各自所长,精心构思,谋篇布局,反复推敲,笔耕不辍,乐此不疲。
2006年,老人们还迎来了《乌山简讯》的一次升级,那就是改为彩色版面。这是时代对小报的要求,更是这群离退休老人们与时俱进的自我革命。面对改版新课题,老人们技术不明白就从头学、向孙辈们学,内容要升级就更多地向居民问计、向专家讨经,这支福州最年长党员志愿者责编团队用“最美夕阳红”打造《乌山简讯》成为社区党建小窗口、先进文化小阵地、居民生活小剪影、“老有所为”小园地的坚实品牌,更铸就了这份小报最为百姓所喜的特质:注重思想性,但不呆板生硬;注重知识性,但不攀高猎奇;注意趣味性,但不低级庸俗;注重群众性,反映居民心声。
《乌山简讯》编辑团队的老人们都无私忘我地把有限的精力和生命奉献社会、服务百姓。在承担编辑工作的同时,老人们还一刻不停歇地参与义务读报、出墙报、写春联等社区各项志愿活动,自编教材帮助居委会、党总支,定期组织居民学习培训,讲文明知识、环保常识、保健卫生科普等,还教居民唱歌、做广播体操。
小报虽小,却难在廿年如一日的坚持;老人虽长,却胜在初心不变、专心不移、热心不改,为乌山社区这群最可爱的老人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