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9月30日讯 记者日前从省委文明办获悉,综合专家线上评审、网络投票、宣传报道等分数,经过综合评定,曾兵等16人(组)入选2022年第三季度“福建好人榜”。
助人为乐类:4人(组)
朴朴小哥路遇车祸 热心救人赢赞誉
曾兵,男,1985年8月出生,福州朴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琴亭大厦接驳点配送员。2022年6月3日16时许,在省体门口突发小车撞护栏翻车事故,配送路过的曾兵赶忙停车冲进事故现场,疏导交通并招呼路人帮忙,最终车内5名受困人员全部获救。随后事故车辆冒烟,他又迅速跑到周边商铺借灭火器灭火,并将护栏搬至不影响通行的地方后,默默返回工作岗位。他还曾参与居民楼灭火救人、普惠口罩配送项目,为市民群众真情服务。曾获评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最美快递小哥、福州身边好人。
配送途中 热心救人
2022年6月3日16时许,五四路省体育中心门口,一辆小车撞上路中间的护栏后翻车。曾兵恰好骑电动车送货路过,立即停车冲进事故现场,上前询问车内人员受伤情况,并帮助疏导交通,大声呼喊周边路人前来救人。他见义勇为的正能量带动了周围的群众,许多路人听到呼喊急忙赶来,齐心协力将车抬起,将车内被困的5人从破损的车窗中救出。这时,事故车辆开始冒烟,为防止意外发生,曾兵赶紧跑到周边商铺借来灭火器。随后,他和交警一起将撞坏的护栏搬至不影响通行的地方,然后默默离开。曾兵和周边路人的善举,被热心群众和公共视频记录了下来,并传到网上,不少网友留下评论为他点赞。而曾兵却说:“我没想那么多,第一反应就是救人。公司一直倡导朴朴人要努力传递正能量,我其实没有太多想法。社会上也有很多好人好事,这次好事就是大家一起做的,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
见义勇为 常行善举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曾兵第一次见义勇为了。2021年1月9日,曾兵在配送过程中,发现茶园街道环北三村一居民楼着火,就奋不顾身参与灭火,之后又默默离开。现场一些市民注意到他身穿朴朴工作服,纷纷致电公司给予表扬,大家才知道了他见义勇为的事迹。此外,曾兵还有过多次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行为,曾获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最美快递小哥”称号及朴朴公司内部的最高荣誉“品格奖”,还是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
平凡岗位 非凡工作
曾兵于2019年进入福州朴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和其他网约配送员就成为福州最忙碌的人,为“宅”在家里的市民送去急需的物资。曾兵说:“当时平均每天要送200多单,行程都在二三百公里,每天晚上收工后累得话都懒得说。但想到一天下来市民不断对我说‘谢谢’,就觉得十分欣慰。”2年多的配送工作中,曾兵为福州市94356户家庭提供过配送服务,配送总里程数超过13万公里。
(福州市委文明办 吕雅萍供稿)
民间调解员巧用“土方子”化解群众纠纷
王金森,男,1973年4月出生,阿豹民间调解室负责人。作为莆田市灵川镇首个公益性民间调解室的发起人,王金森小名“阿豹”。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家庭矛盾,只要一个电话,阿豹便会带领他的志愿者团队,上门调解。3年多来,阿豹和他的民间调解团队对接各类矛盾纠纷215件,调解成功198件,调解成功率90%以上,挽回当事人经济损失300余万元,预防和避免了8起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恶性案件的发生。
辞“官”开店 全情投入
他种过地、经过商、当过村干部。2018年1月,他担任东进村治保主任。任职仅10个月,便收到了4面锦旗。为了扩大调解受理范围,不再局限于本村,让更多群众的矛盾化解于未然,2018年11月,阿豹毅然辞去村干部的职位,自费租店面成立公益民间调解室。为避免落人口实,他索性关了原本在当地经营的酒庄和油漆生意。“好好的‘村官’不当、生意不做,自己花钱租店面,免费帮别人调解,还要天天挨骂。”妻子骂他,有半个月没理他。面对家人的反对,他说:“年轻时经商赚了一些钱,50岁也到了回馈社会的时候了”。德不孤,必有邻。阿豹此举,得到众多志同道合者的响应,纷纷加入阿豹民间调解室。
有理有据 排忧解难
2020年8月,阿豹接到本镇1个打群架的群体性纠纷,双方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再次打群架的可能。他立即紧急通知团队成员,分头赶往纠纷现场调解。由于双方均有伤者,家属情绪激动,首次调解未达成协议。他们锲而不舍,一次次奔波于双方当事人家里调解,每天往返五六趟,调解到夜里十一二点,嗓子都说冒烟了。经过1个月的努力,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协议,不再以暴制暴,涉及的民事纠纷等以法律途径解决。一起纠纷调解1个月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调解,阿豹民间调解室有“黄金法则”:在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准确运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每当成功化解1起纠纷,阿豹都特别开心,因此妻子总揶揄他:“你今天这么高兴,看来又去哪里做了好事!”
乐于奉献 赢得口碑
身为民间调解员,阿豹民间调解室团队没有一分工资收入,却都乐于奉献。有时在调解中,双方因千把块钱争执不下时,阿豹还会自掏腰包,悄悄补偿一方以息事宁人。“我现在经济条件还可以,希望能为群众多做点事,也给子孙树立良好的家风。”阿豹的苦心没有白费,家人对他的调解事业,从反对转向了支持。他的儿子经常加入父亲的调解工作。爷俩齐上阵,并肩促和谐。村民口口相传,常有求助电话打来,甚至说:“阿豹,快来‘抱’一下,他们就和好了。”
(莆田市委文明办黄晓丹 供稿)
爱心妈妈帮助心智障碍人士融入社会
张素芳,女,汉族,1964年11月出生,现为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会长,圆梦特殊家庭援助中心理事长。她是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位智力二级残疾孩子的母亲,致力于帮助心智障碍者,让他们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创造价值。
推动特殊群体建立专业培训点
2017年9月,张素芳当选为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残联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会长,她利用双休日走访了20多个心智障碍者家庭,还从残联了解到,全县共有持证的心智障碍者1400多人,其中适龄劳动力达1000多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让她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她写了调查报告,反映这些家庭的困境与诉求。随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集心智障碍者家长召开座谈会,相关议案、提案进入县“两会”,引发各界关注。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大龄心智障碍儿有了一个90多平方米的固定培训地点,定期接受剪纸、绘画、贴画、园艺等技能培训,以文化艺术为媒介开发潜能,培养劳动技能。
推动辅助性就业实现零的突破
2018年10月,张素芳的倡议下,7位家长共同注册了圆梦特殊家庭援助中心。这是三明市第一家、福建省第二家为智力障碍者服务的民办非营利企业。2019年夏,在县残联的指导下,她们一起为心智障碍者开发了绘画、剪纸等手工生产岗位。同年11月,她申请提前退休,全身心投入到中心工作。2020年8月,她以大龄自闭症“星宝”、智力发育迟缓的“蜗牛”为员工,注册了沙县星宝蜗牛贸易有限公司,开设公益商店,开发销售岗位,由“星宝”“蜗牛”担任售货员,销售自制工艺品,以及日用品、农副产品等。她想方设法为公益店创收,和家长们联系了民政、残联、总工会、青山纸业等企事业单位工会,得到了他们的采购支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残工委、文明办、总工会联合倡议各单位工会从公益店采购节日慰问品,订单金额达15万余元。从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两个辅助性就业年度公益店销售额均超过30万元。
建设“暖心家园”努力回馈社会
2021年,区计生协会找到张素芳,向她推介“暖心家园”项目,该项目旨在关怀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想到可以回馈社会帮助更多人,她欣然接受。“同是特殊家庭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她发动圆梦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和“失独”家庭一同创建“暖心家园”。一年来,开展了多肉种植、葡萄采摘、美丽乡村观光、森林康养体验、四季养生美食交流等活动,持续以园艺疗法重塑特殊家庭人员的活力与自信,共建暖心大家庭。
(三明市委文明办 姚晓闻 供稿)
这名铁路男子,真“热血”
陈卫国,男,50岁,中共党员,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漳州车务段杏林站车站值班员。在工作中,他守护每一趟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工作之余,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献血达人”,无偿献血24年只为给生命“加油”。截至2022年6月,他共捐献血小板137次,献血量达23万毫升,连续多次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授予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称号,其中金奖8次,银奖4次。同时,陈卫国还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骨干成员,总服务时长累计达3500小时。反映他无私奉献和志愿服务的事迹在先后中国新闻网、东南网、厦门文明网等媒体刊载。
1998年6月25日,陈卫国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当得知自己献出的血液是合格的,并将用于有需要的人时,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从他心底升起,让他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这次献血的经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自此,陈卫国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几年,陈卫国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中心血站的献血大厅和献血车上,他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献血经历,在血站、献血屋、献血车言传身教,指导献血者填写健康征询表、录入体检、血液初筛等相关检查,对献血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
做志愿者时,他时常遇见病患家属在献血车或献血点求助的场景,这让陈卫国触动很大。为了帮助更多人,陈卫国都会主动帮他们联系互助献血。在陈卫国的带动下,他的弟弟、妹妹、儿子、同事、朋友等也都加入到了无偿献血队伍中。
陈卫国表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将公益进行到底。作为厦门市无偿献血楷模,陈卫国还接受了福建省厦门市中心血站的邀请,参与了福建省厦门市无偿献血公益广告的拍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广大市民传递着“推动无偿献血,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助人自助”的精神。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 刘榴芳 供稿)
见义勇为类:4人(组)
“硬核”大叔勇救两名溺水孩子
蔡苹春,男,1969年9月8日出生于颜厝镇上溪村。他从事养虾行业,技术精湛,平时经常无私与他人分享养虾技术。他为人忠厚,勤勤恳恳,乐于助人,广大群众提起他,都对他称赞不绝。2022年5月4日,他偶然遇见两名溺水的孩子,立刻冲向冰冷的河水,勇敢将他们救出。
偶遇溺水孩子,挺身而出
2022年5月4日,蔡苹春往如平常一样去九湖林前村养虾,工作完,在回家的途中,他路过高新区九湖镇林前溪拦河坝附近,发现溪里有两名小孩,其中一个身影若隐若现,只剩头部浮在水面。眼见落水人随时有被河水吞噬的危险,危急时刻,他不顾河水冰冷刺骨,毫不犹豫跳下河水里,将落水女孩先救出,让她在岸边坐着。随即,又立马冲回河中,将另一名落水男孩也救上了岸。
“一心只想救人,没想那么多”
“当时并不害怕,一心只想救人,没想那么多。”蔡苹春说道。事后再看现场的时候,河深水急,连自己都快被淹没,他才感觉到后怕,他很庆幸自己能安全救出两名落水孩子。“虽然自己浑身冰冷,又磕到碰到,但是能够挽救两条生命,心里特别高兴,即使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依然会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蔡苹春说。
蔡苹春见义勇为的事迹不仅体现了其个人舍己为人的良好品质,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人生的最美价值,为广大群众树立了好榜样!
(漳州市委文明办 卢元仲 供稿)
平民英雄搏风击浪勇救人 善行义举传递榜样力量
俞昌茂,男,1963年2月10日出生,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澳前镇东星村村民。他12岁开始在海上捕鱼、与海结伴40余年,十分熟悉平潭海况,当地渔民都十分信任俞昌茂,称这位“渔民哥”为“海上救生员”。他不仅是一名渔民,还曾是边防一名优秀的船管员。其“闽平渔11608号”渔船曾在2011、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省海洋与渔业厅颁发的“水上抢险救助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11月14日凌晨在猴研岛海域附近,遇难者的钓鱼船因主机故障无法行驶,继而被风浪打坏,导致两人双双落水。俞昌茂在接到另一位渔民的救援电话后,立即开着闽平渔运62999出去救人。当时海上风力将近九级,浪高有3米左右。期间他还帮忙向海事、边防等部门打了求救电话。凌晨一点左右,船开到猴研岛附近搜寻了十几分钟后,顺利地把两位遇难者都救上来。
俞昌茂在40多年的海上生涯中,曾不顾自身安危,多次冒着风雨出海营救他人,成为实实在在的海上“救生员”。2011年12月山东潍坊籍“金山岭”运输船在牛山岛海域发生沉船事故,俞昌茂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搜救;2015年8月台轮“百合号”受强台风“苏迪罗”影响,脱锚偏离停泊点,俞昌茂与同乡渔民不顾风浪危险将12名海上船员安全营救上岸;2016年5月24日,东澳村小李(化名)父子在牛山岛海域遇见大雾,因机器故障、燃油耗尽陷入困境,俞昌茂与同乡渔民不顾风浪危险将12名海上船员安全营救上岸;2017年8月19日6时许,在澳前镇白姜锚地,新东园和安达盛运输船舶发生碰撞,导致新东园船舶沉没,13名船员落水,俞昌茂不顾大雾影响,主动出海搜救落水船员,并成功营救4名船员;2018年6月23日7时许,3名平潭澳前籍渔民驾驶一小型渔船到牛山岛附近海城进行渔业捕捞,11时许,由于风浪过大,导致该小型渔船翻船,3名船员落水,附近海域作业船舶因风力过大等原因,多次尝试救援并未成功,12时许,俞昌茂得知该紧急事故后,驾驶其平澳东星028渔船前往牛山岛海域营救,经过近2小时的营救,于当日15时30分许,终将3名船员成功营救,安全接回东澳码头,失事的小型渔船也顺利被俞昌茂拖回港内。
俞昌茂在生死关口一次次挽救了他人的生命,却也一次次将自己置于生死攸关的境地,但这位平凡的渔民却不曾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每次施救过后,俞昌茂便默默离去。“渔民哥”的正义之举,赢得了众口一致的“海上救生员”的美誉,而俞昌茂把每一次见义勇为的伟大壮举,都甘当做漫漫人生的良善积淀,为社会传达着正能量。
(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明办 施雨晴 供稿)
网格员义救采药女 不顾安危定格生命
李仙英,女,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苑乡仙东村网格员。她不但工作上尽心尽责,经常为村民排忧解难,济贫助困,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也经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日上山采草药免费送给村民使用,处处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被选上十三届乡党代表。2022年4月17日,李仙英为了营救上山采草药不慎失足滑入山涧水潭的本村村民林某珠,不幸溺水身亡。她的感人事迹被群众争相传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仙游山的“好人”。
两女子结伴上山采药
4月17日早上,李仙英与林某珠相约到山上去采摘“猪母莴”草药。因该草药喜欢生长在阴凉湿润的深山山涧石壁处,采摘时有一定危险性。4月17日早上8点左右,李仙英带着家里的几罐八宝粥、2瓶矿泉水,和同村女子林某珠一同进山采药。
40多村民自发寻找失踪人员
采草药当天早上,村里一件公益事正需要征求二女子意见,仙东村支部书记、村民主任戴某杰联系二人时,发现两人电话均处于关机状态。刚开始,他以为是深山里没有手机信号,可下午4点多,两女子还没回家,这反常情况引起了戴某杰的怀疑。戴某杰联系到两女子丈夫,他们了解情况后立马沿着二女子常去采摘草药的山路寻找,寻找了近2个小时后,证明二人失踪了,他们立即联系戴某杰,请求派人支援。戴某杰接到求助后,立即发动上山经验丰富的村民进山寻找失踪女子,同时也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请求支援搜救。西苑派出所也第一时间赶到仙东村,指导村民们搜救。
不顾自身安危 舍己救人
经过5个多小时的搜救,当晚11点多,救援村民终于在一深潭边发现失踪女子装有草药的袋子,袋子中有八宝粥、矿泉水等。从现场迹象可以证实,李仙英是在救林某珠时不慎溺水死亡的。西苑派出所对二女子出具的死亡证明也明确表示,二女子是溺水死亡,排除二人他杀,并肯定死者李仙英是在林某珠落入水潭后,利用木棍施救无效而一并落水的。
李仙英是平凡的基层网格员、优秀的共产党员,2021年5月当选中国共产党西苑乡第十三届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关于她的“平凡”事多次在莆田晚报、仙游新闻网、仙游网格化信息网上报道。而关于她义救采药女的见义勇为事迹,更是感动了当地许多村民。莆田晚报记者深入仙东,实地采访,详细了解了李仙英事迹,撰写了专题《村民联名为她上报见义勇为事迹》刊发于5月12日《莆田晚报》A3版;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的文明风网站于5月13日进行了全文转载,李仙英的事迹得到空前的关注,她的义举与勇气收获了千万赞誉。
(莆田市委文明办 林怡 供稿)
三名工人冒火砸窗合力勇救被困者
黄丽芬,男,1972年8月生,惠安县紫山镇后垵村村民;黄志峰,男,1995年5月生,惠安县紫山镇后垵村村民;陈龙江,男,1988年9月生,惠安县黄塘镇双溪村村民。2021年12月19日,在惠安县惠黄公路上,一辆轿车失控撞上绿化带后侧翻冒烟着火,车内一家三人被困,其中有一名十个月大的婴儿。危急时刻,在附近经营一家电机维修店的黄丽芬、黄志峰父子和工人陈龙江手持灭火器迅速赶到事发现场,他们拿着灭火器砸车无果后,又合力掰开天窗救出车内被困人员。人刚被救出后不到两分钟,轿车就燃起熊熊大火,被烧成了骨架。
临危不惧 见义勇为
2021年12月19日11点多,惠安县惠黄公路上传来一声巨响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一辆小轿车突然失去控制,撞上绿化带后侧翻在路旁。巨大的响声惊到了在马路对面店门口维修电机的黄志峰和父亲黄丽芬以及工人陈龙江,只见侧翻的小轿车车头不断冒出浓烟蹿出火苗,随时有爆炸的危险,然而迟迟未见车内人员出来。
情况万分危急,黄丽芬迅速拿起自家店铺的灭火器,和黄志峰、陈龙江一起冲向着火车辆,同时陈龙江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告知事发地点及基本情况。赶到车旁,他们发现车门变形无法打开,透过车窗看到有三个人被困在车内,男性驾驶员抱着一名婴儿,后座上躺着一名浑身是血、已经昏迷的女性。他们尝试合力打开车门未果,车窗玻璃无法降下,尝试用灭火器敲击也无法将车窗打破。
急中生智 合力救助
车子冒出的烟越来越浓,救助时间越来越紧迫。此时,他们突然发现轿车的天窗有一个小缝隙,于是用灭火器的头去顶开天窗,三个人合力撬开了大约20厘米的空间。撬开天窗后,他们首先将被困的婴儿从车内抱了出来,安全转移婴儿后又迅速将在后座仍处于昏迷状态下的女性拖拽出来,最后被困在车内的男性驾驶员也在他们的帮助下从车子里爬了出来。
三人合力将一家三口救出后不到2分钟,大火就将整辆轿车吞噬,不时还发出爆燃的声音。他们把人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也没有休息,一直等到交警、120和119等救援人员赶到后,才默默回到店中。当大火被消防员扑灭后,轿车被烧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由于救助及时,这名十个月大的婴儿没有受伤,受伤的夫妻二人也脱离了危险。事情发生后,街坊邻居们都为有黄丽芬、黄志峰和陈龙江这样的好邻居感到自豪。被救者出院后,第一时间带上锦旗登门感谢相救之恩。
(泉州市委文明办陈晓晴 供稿)
诚实守信类:2人(组)
翔安新圩七旬老人义务守墓60载 风雨无阻护忠魂
黄水杈,男,1947年7月生,是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的一位居民。怀着对烈士的感恩和崇敬,黄水杈年少时便立志要守护好烈士墓。而他也信守诺言,从少年时到古稀之年无一年停止过守墓,至今已过了60个年头。
耳濡目染 放牛郎“接棒”守墓
古宅村的村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个故事:1949年9月18日,在古宅村稍作休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七团、二七八团、三七九团战士,从古宅山顶顺着十八弯道下山,准备前去解放同安县城。道路两旁,挤满了热情迎送解放军的古宅人。突然,二七九团一营的一匹战马脚下一滑,坐在马背上的一名山东籍战士和它一起掉到坡底。这位战士本就在战争中受过伤,如此一来“伤上加伤”,性命垂危。由于部队急于打仗,便拜托山脚下的一户人家——黄查某帮忙照顾并料理后事。
当日下午,这名跟着战马掉到坡底的山东籍战士牺牲了。古宅村村民含泪将他安葬在古宅村的柚柑岭上。之后,黄查某每逢清明等重要节日,都会按照当地习俗去打扫他的坟墓,以祭奠英灵。
黄水杈便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等到黄查某年纪大了以后,他便主动接过守墓“接力棒”,一做就是60年,风雨无阻。
信守承诺 60年来未要一分报酬
无名烈士墓在没有修建之前,杂草多,一天整理不完,年轻时黄水杈便在无名烈士墓附近自建了一座简易房子,作为守墓时的简单休息地。2018年,在他的建议下,相关部门对这座无名烈士墓进行修缮,同时将古宅村的另一座无名烈士墓迁移至此。
修缮好墓地,为了让无名烈士墓变得更“漂亮”,闲暇时黄水杈就带着锄头上山种七里香,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七里香的芬芳一直伴着长眠的无名烈士。
黄水杈60年来信守诺言、无偿守护烈士墓的事迹,不少村民都听说过;有些乡亲劝他,可以找政府要一些管养补助。黄水杈则认为,他如今生活得很好,不需要这些。
教育子孙 像对待祖坟守烈士墓
小时候,黄水杈跟随大人到烈士墓祭扫;后来,他就自己前去祭扫;现在,他又带着儿子或孙子上山扫墓。黄水杈不仅自己认真地守护烈士墓,也教育子孙要像对待自家祖坟一样守护它。
无名烈士墓旁边的路是黄水杈每日放牛羊的必经之路,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看看。清理杂草、打扫枯枝落叶,累了就靠着一棵树坐下来,与烈士们说“悄悄话”。他表示,一天不去心里觉得不踏实。
60年,对黄水杈来说,改变的是他的容颜,不变的是他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他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告诉后人,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
(厦门市委文明办 陈秀娟 供稿)
“掌舵人”以诚信引领企业不断发展
吴朱青,男,汉族,1981年5月出生,福建省霞浦某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始终秉持“诚心守信、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严格保障产品质量,用心对待每一笔订单,做到履约率100%。同时,他注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捐资助学、帮扶贫困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吴朱青带领企业多次获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金融机构评为AAA级信用企业,企业“3A”商标也获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标和宁德市知名商标称号。2022年被评为宁德“身边好人”。
以信为本,坚守初心
吴朱青大学毕业后,回乡即全心投入制造实业,在引智合作、产品升级等多领域全方位推进革新,推动企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在大力创新开发新型节能型电子类产品的同时,获得了多个国家专利。
工作中,吴朱青始终将“诚信、品质、服务”作为企业理念,通过规模化、制度化的运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以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提升企业诚信文化,获得了上下游企业的信任。在疫情影响下,公司依然不断获得订单。
多年来,吴朱青从未有过主动违约的情况。2018年由于台风的原因,导致在温州装柜待发的货物受影响,为了避免延期交货,吴朱青亲自带队开车带包装到现场翻装产品,最终准时交货。在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暴涨,产品没有任何利润甚至亏本的情况下,吴朱青宁愿亏损30万元,也依然坚持按照合同完成订单,以诚信赢得客户的尊重和合作。
另一方面,吴朱青始终坚持引导身边的人以诚信为本。2020年一位员工因为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偿还贷款,他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帮助员工,提前预支一大笔工资让其偿还贷款,他说:“不能让自己身边的人,因为一次无奈而失信。”就是因为吴朱青始终这样坚持以信为本,他带领的企业多次获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金融机构评为AAA级信用企业,企业 “3A”商标也获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标和宁德市知名商标称号。
饮水思源,情系社会
在工作之余,吴朱青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切实履行起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始终践行“为企业添彩,为社会增辉”的精神使命,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助学助残、体育公益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屡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出力。除了带头为群众创办乡镇足球协会,出资举办乡镇足球联赛,丰富群众文体生活,还长期资助学生,并于2021年捐助七万元给三沙教育促进会鼓励发展乡镇教育。疫情期间,他还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将部分车间转产防疫口罩,展现企业家的担当。
(宁德市委文明办 李莹 供稿)
敬业奉献类:4人(组)
独臂教师扎根山区25年育桃李
梁木山,男,197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漳州市长泰区枋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5年来,他不以残疾为由放松懈怠,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扎根山区教育,谱写了一位教师爱岗敬业的时代先锋曲。2011-2013年,他连续三年荣获长泰县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荣获漳州市先进教育工作管理者、“长泰县优秀班主任”和“长泰县语文骨干教师”称号,2020年荣获“漳州市初中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称号。
身残志坚,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1998年秋,他不幸遭遇车祸,落下终身残疾。“即使身有残疾,我一样可以教得很好。”凭借这个信念,他一瘸一拐地重新走上讲台。25年来他从没有请过假旷过课。努力终有回报,所辅导的学生在2001年全县语文中考中获得第二名。为给竞赛的学生做辅导,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他牺牲了无数的节假日。2005年担任初三年级的年段管理,他所带的年级当年的中考取得语文成绩位居全县第二,年段总成绩排名位居全县第三。
爱生如子,学习生活无微不至
25年来,他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生,每到开学的第一天晚上,他总会来到学生宿舍,和他们沟通谈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每到周末他常将学生请到家里做客,真正从生活、思想上关心他们,学生们都知道有困难就找梁老师,有心事、难事,找梁老师也能得到解决。
为了山区学生能够读上书,他走遍了全镇的自然村。有一次学生小卢两天没回学校,放学后急忙到他家去了解情况,但小卢家位于离校7公里多的大山上,由于刚下完雨路面湿滑,加上他单手骑车不便,上坡的时候连人带车一起摔倒在山路下,从山坡上滚了下来,将脚摔伤。但是第二天他依然拖着红肿的腿准时为学生们上课。学生们都深受感动,旷课小卢更是将自己的凳子送到讲台,哽咽地说:“老师我再也不旷课了,您就坐着讲课吧……”。
勇于改革,教学相长效果显著
在教学实践中,他自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授课经验,他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心理,总结出一套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教法多样,重点突出,语言生动,逻辑严密”的教学风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所任历届班级,语文成绩均居年段第一。他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区市各种竞赛荣获多人多次一等奖二等奖。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撰写了1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多篇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杂志发表。如:《以“兴趣、积累、创新”为主线——作文教学之我见》在《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论文汇编》上发表;《初一语文教学反思》在《科学导报》上发表;《浅析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在《都市家教》上发表;《让多媒体技术激活语文课堂》在“三优联评”中被评为漳州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二十五年如一日,他扎根乡村,把青春、激情奉献给了热爱的教师事业,把爱心、真诚献给了学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教师”的内涵,用坚守和承诺浇灌满园桃李。
(漳州市委文明办 卢元仲 供稿)
“城市全能美容师”为城市美容 燃尽最后一丝光热
黄全能,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8月参加工作,原厦门市环境卫生中心(市垃圾分类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2022年1月10日,在检查保洁普扫工作时突发疾病离世,永远放下了他所钟爱的市容环卫事业。他4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敬业奉献:垃圾分类工作他呕心沥血;疫情面前他逆行而上;文明创建他身先士卒;科技工作他创新攻关……曾获得全国优秀农场场长、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2013年度厦门市劳动模范、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垃圾分类持续领跑全国的“内燃机”
他坚持做好前期谋划,对垃圾分类全流程进行设计,在实践中不断破解难题。如高层住宅楼全部撤桶,优化合并投放点,推行定时定点投放;推行分类直运,解决混装混运“老大难”问题;建立暗访考评队伍;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类硬件体系;推动出台《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文件,为依法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基础。厦门连续15个季度名列住建部垃圾分类考核成绩全国第一,“厦门模式”成为了全国的标杆。
疫情防控歼灭战的“逆行者”
疫情面前,他逆行而上。2020年,他主动放弃春节和休息日,还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厦门环卫战线迅速谋战、科学应战,确保疫情期间全市环卫行业仍正常运转,守护了市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21年9月,厦门市同安区等区域突发本土疫情,他闻令而动,靠前指挥,组织环卫系统三批人员支援各区一线抗疫,每天仅协调工作的电话就有上百通。他冲锋在前,具体协调组织全市抗击疫情爱国卫生统一行动;积极向广大职工普及防护知识,起草环卫防疫标准规范,在全省率先向环卫工人发放《防疫知识手册》,确保一线环卫工人安全上岗。奔赴现场指导环卫企业妥善处置涉疫垃圾,稳定“军心”,推动厦门在全国率先实行废弃口罩“专桶投放、专车收运和专厂焚烧处理”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他立足文明创建工作要点难点,带领单位全员放弃双休日开展拉网式路巡,为厦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付出辛勤劳动和心血。他创新“以克论净”背街小巷专项考评机制;在服务保障“厦门会晤”等重大活动中,始终战斗在一线,率众创立“三个三”海漂垃圾治理机制,打造高价值“碧海银滩”,打造“中国最干净城市”。
科技工作创新攻关的 “百宝箱”
在园林行业工作期间,他获得福建省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工作者、第四届福建青年科技奖。他还多次组织筹建历届中国世界园林博览会的“厦门园”和“闽园”建设,且全部获得主委会大奖。他主编《珍奇植物》等专业书籍,为厦门及至全省园林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到环卫行业工作后,黄全能带领团队攻破垃圾渗滤液处理这项全国性难题,有效解决了东部固废中心原渗滤液处理不达标的问题,相关主要指标还明显优于国家标准;攻克后坑环卫基地渗滤液处理难题,此做法已成为教案。
(厦门市委文明办 陈秀娟 供稿)
让百姓感受破案的“速度”和“温度”
黄浩,男,1983年生,中共党员,顺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荣获“福建省公安刑侦系统侦查破案能手”“福建省公安刑事侦查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福建省净网2018专项行动成绩突出个人”等称号,被公安部列为“全国刑事情报研判‘111人才’工程首批研判专家人才库专家人才”和“公安部刑事犯罪侦查高级人才”。12年来,他历经重案队长、合成作战室主任、网安教导员成长为刑侦大队长,披荆斩棘,屡建战功。
“投笔从警” 满腔热血不言弃
2009年,黄浩“投笔从警”,从一名新闻工作者转变成一名警察。初入刑侦一线,他每天与案件卷宗为伴。2011年,辖区女子陈某离奇失踪,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男子王某、瞿某很快被抓获,两人交代了杀害陈某并碎尸的犯罪事实。案件告破后,黄浩仍心存疑虑:为何嫌疑人面对讯问能如此冷静?作案手法为何如此娴熟凶残?是否还有其他隐案没有交代?经过黄浩60多个日夜不懈努力,瞿某交代了其伙同另2名同伙自1987年以来在多地犯下的6起命案。该案被列为2011年度福建省十大要案之首,并被公安部收入全国百佳经典命案案例。
不顾安危 屡破大案奇案
2016年初,时任重案队长的黄浩调入网安部门工作,担负起创建合成作战队的重任。2016年2月黄浩远赴广西宾阳侦破“2016.2.1特大网络诈骗案”;2017年4月黄浩主动摸排发现涉枪线索,打掉了一个盘踞在福建、山东、浙江、四川的网络贩枪团伙;2018年黄浩侦破了以姚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非法搭建“第四方支付”平台帮助境外赌博网站进行充值提现结算业务的案件,他还和同事将本案的经验总结成“顺昌模板”向全省推广。他作为福建公安代表走上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作经验介绍,引领推动了全国打击第四方支付和断卡行动的专项行动。
忠诚担当 守护人民利益
2019年,黄浩任顺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提出“快侦、快破、快追赃”警务工作模式,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刑侦民警为民破案的“速度”和“温度”。2020年2月4日,县公安局接到一起受害人被骗走10万余元的网上代购防疫口罩电信诈骗案件,黄浩立即成立专案组,最终成功锁定杨某的作案嫌疑,五天内,杨某于广州落网,被骗钱款被全部追回。
但问耕耘,功不唐捐。2020年顺昌县刑事案件破案率升为66.98%,同比上年上升20.11%,破案率居全省第四名,全市第一名,全年追回赃款赃物352万余元人民币,追赃率达55%。人民群众对执法办案满意率全省第九名,全市第一名。
(南平市委文明办综合科 供稿)
电网卫士扎根一线28载倾情守护超高压
俞书献,男,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现任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福州分部资深三级职员、主任。入职28年来,他以不平凡的坚守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电网工作者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先后荣获福建省技术能手,国网福建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抗冰保供电先进个人、抗台风抢修保供电先进个人等称号。
初心不改 甘做坚守岗位“螺丝钉”
1994年,大学毕业的他,积极投身电力事业,28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贡献全部力量。
2008年1月,严重冰冻雨雪灾害给福建电网造成重创,连接福建电网与华东电网的两条联络线因冰雪灾害相继中断运行。作为与华东联网的枢纽变电站运维负责人,他连续驻站值守一个多月,带领班组成员日夜奋战,直至变电站与华东电网恢复联网运行。
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他坚守岗位的动力,他相信自己努力工作是对父母最好的慰藉,是为孩子身体力行树好榜样。
严谨细致 勇担电网安全“守护神”
在安全生产中,俞书献带头践行“安全问题一个不放过”“运维工作一次就做好”,时刻保持“手机不关机不静音、随时待命冲锋陷阵”的工作状态。每当有大型操作、异常处置等工作时,他总是24小时全过程跟踪关注,以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实时予以安全提醒和指导,是员工心中的“定海神针”。
他所在部门涉及5地市6个班组14座500千伏变电站,点多面广任务繁重,他总能细致入微地对各班组人员配置和生产作业工作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在他的“排兵布阵”下井然有序,团队和谐稳定,战斗力持续增强,部门安全生产天数连续达7683天。
谦和友善 当好职工群众“知心人”
2019年,俞书献所在的部门员工蔡鸿,前往西藏电力公司世界海拔最高的500千伏变电站进行一年半的技术帮扶。藏区高寒缺氧,工作环境艰苦,他实时关注该员工在西藏工作生活,还安排2名青年员工与其家属“结对子”,解决后顾之忧。
他为人谦和友善,是员工的“知心大哥”,并积极做好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工作。作为电力兼职教师和福建技术能手,他编写20多份变电站运行操作等专业教材,用于员工培训和技术提升。多年来,他以导师的身份培养帮带18名青年员工,均成长为超特高压电网运维骨干,其中多名青年成为“岗位能手”“技术能手”“最美青工”,并代表福建电力公司参加国网竞赛荣获佳绩。
(省直机关文明办 供稿)
孝老爱亲类:2人(组)
00后女生带着瘫痪母亲求学9年 用爱撑起一片天
王林慧,女,2002年12月出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护士。当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她已需要面对母亲常年瘫痪在床、父亲身体欠佳长期住院的困境,早早扛起家庭重担。从初中起,她就带母离家求学。九年来,从学校宿舍、医院到出租屋,她始终如一、无怨无悔照顾母亲,事事亲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女儿的爱与担当。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评宁德市第三届“尊老孝亲美德少年”、宁德市第三届留守流动儿童“自强之星”、第六届宁德市道德模范、福州身边好人等。
自幼扛起家庭重担
在王林慧1岁时,母亲林细碧因类风湿关节炎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之后瘫痪在床,属一级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身患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住院治疗。自王林慧记事起,都是居无定所,频繁搬家。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王林慧已用稚嫩的双肩扛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从初中起便独自带着母亲住在学校周边,一边照顾母亲一边上学。
虽然生活压力大,但王林慧没有被困难所击垮,而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初中时写的作文《挫折与成功》获得了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预赛一等奖。初中毕业后,她的成绩原本可以上一所不错的高中,但是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同时也想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减轻更多人的病痛,将小爱转化为大爱,她选择了闽东卫生学校就读护理专业。
带母求学自强不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一名学生,她勤奋努力,成绩优异,在闽东卫生学校就读的三年期间,王林慧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年获评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于2019年通过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
升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大专后,王林慧便带着母亲远赴福州闽侯上学,在学校与出租屋之间来回奔波。她每天早早起床,给母亲穿衣、梳头、洗脸、刷牙、倒水喂药、买早饭。一放学,就从学校食堂打了饭,匆匆赶回家,陪母亲一起吃饭,再给她按摩,等一切收拾妥当后,才能拿出课本学习。
2021年4月母亲病情恶化,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王林慧不得不来回奔波一个多小时,往返于学校和医院间,但她却始终不觉辛苦,认为“和家人在一起还是最重要的”。
在照顾母亲的同时,王林慧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做到孝亲、学习两不误,年年都拿奖学金。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在寒暑假期间去打工。
母女相依传递温暖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期间,王林慧又带着母亲,把家搬到医院附近,一边实习一边照顾母亲。放假时,只要母亲身体状况允许,她便会推着轮椅带母亲到周边景区游玩,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缓解母亲病痛。空余时间,她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专业所学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传递温暖。
9年带母求学路漫漫,母女俩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王林慧学会了“用爱编织梦想,用心书写未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乐观、勤奋,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撑起母亲的一片天,她的坚强、乐观和懂事让人动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引发大量网友点赞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共鸣。
(宁德市委文明办 李莹 福州市委文明办 吕雅萍 供稿)
好弟媳用爱守护智障大哥30余载
关福玲,女,1963年7月生。“兄弟睦,孝在中。”说的正是关福玲夫妇的故事。关福玲是南平市拖拉机厂退休职工,自1985年与丈夫李传利结婚后,她用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尽心尽力照顾智障大哥30余载。2022年,关福玲被评为孝老爱亲类“延平身边好人”,其家庭获评南平市最美家庭。
淳朴夫妻,为爱负重三十年
李福本是关福玲丈夫的哥哥,他是个不幸的人,患有智力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至今未婚;但他又是幸运的,2016年关福玲的公公去世后,关福玲考虑到大哥李福本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不能与人正常交流,独自居住不安全,便与丈夫李传利将大哥李福本接至家中照顾。对于无法自理生活的李福本,夫妻两人一直悉心照料,精心安排他的饮食起居,早晚定时嘱咐他吃药,而这般“简单”的事情已成为关福玲生命中周而复始的固定内容,并默默坚持了30余年。
寒来暑往,无微不至显温情
由于李福本与人交流有障碍,且不知天气冷暖,关福玲夫妇每天都要为其准备好每天要穿的衣服,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并不厌其烦地交代一应事宜:平时最好不要独自一人出门,如果出门的话一定要记得回家时间,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为了确保李福本的人身安全,夫妻两人有时甚至一整天陪伴在他的身边,寸步不离。在关福玲夫妇的悉心照料下,李福本按时吃药,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每天作息时间规律,还能偶尔到公园散步,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健康。
“我嫁给李传利时就已经选择了他的家庭,他的大哥也是我的大哥,赡养大哥是我的本分。”对这30多年的辛苦,关福玲从不抱怨,沧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无不体现出关福玲为了这个家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关福玲用三十年如一日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
邻里和睦,默默付出赢赞誉
走进关福玲家里,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十分温馨。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李福本虽然智力存在问题,可是当别人问起弟媳关福玲的时候,他却一下子来了精神,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关福玲对待家人温和善良,对亲戚邻居也是大方仗义。不管谁家遇到点难事、谁家有了困难、谁家有了争执,她都热心尽力帮忙。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的关福玲也赢得了邻居的尊重和信赖,大家都亲切地唤她“关大姐”。
(南平市委文明办综合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