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营造良好环境。
一、传承弘扬“闽东之光”,着力推进培根铸魂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指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结合闽东的革命历史和传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其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宁德市牢记嘱托,主动扛起新思想萌发地、实践地的政治责任,用活用好闽东苏区红色资源,以铸魂育人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是学习传承好作风。开发“追寻习爷爷的足迹”研学路线,打造寿宁下党、福鼎赤溪等省级研学基地,深入开展“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好、传承好习爷爷为闽东创造的思想财富、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从小根植闽东青少年对习爷爷的爱戴之情。二是挖掘“闽东之光”内涵。以“弘扬闽东之光 争当时代新人”为主题,先后编撰闽东革命、闽东好人、闽东名人、闽东名胜等“小故事”教育读本,引导青少年讲好家乡故事,弘扬家乡文化。三是用活用好红色资源。立足闽东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特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娃娃抓起,开展“闽东事天下理 新思想我来讲”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宁小团”等特色宣讲队进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未成年人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筑牢信仰之基。
二、探索“未成年人+”融合模式,着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由原有的文明办、教育局牵头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工作,升格为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未成年人+”融合模式,推动齐抓共管。一是“未成年人+创建”。市委、市政府每年听取未成年人工作专题汇报,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设“周周学月月讲”共享课堂,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道德模范等进行专题宣讲。注重文明校园、“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培育,“新时代好少年”陈麒帆创作的歌曲《向阳者》等优秀作品受到中央政法委等中央部委通报表扬。二是“未成年人+群团”。发挥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功能和社会团体力量,强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体合力,《“校社企”三方联动 打造宁德家庭教育新模式》入选教育部“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三是“未成年人+法治”。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建立校园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全市聘任检察、公安法治副校长697名,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校园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对校园霸凌、不法侵害、校园贷等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培育“金贝壳”“为宁守未”“春泥护花”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
三、精准对焦“急难愁盼”,着力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立足未成年人成长需求,聚焦社会热点,在优化服务、阵地建设、关爱帮扶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一是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人才、场所、信息等资源,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三进”公益活动110余场次,开设“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告别手机依赖”“亲子共成长”等空中课堂,做好未成年人心理疏导调适,线上参与人数达86.6万人次,受到师生家长欢迎。二是针对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切实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开设剪纸、畲歌畲舞等闽东地域特色课程,在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基础上,高标准建成乡村“复兴少年宫”22所,相关经验做法受到中国文明网、中国报道网、国家法治网等网站推广宣传。三是聚焦特殊未成年人群体,整合工会、关工委、残联等部门资源力量,连续11年实施“关爱微心愿”部门联动计划,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推动建设特殊困难儿童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微光暖心”“同星共融”“悦纳不同”等孤独症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下一步,宁德市将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培基工程”,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紧扣时代主题,深化思想育人,拓展道德实践,深入推进阵地建设、实践教育、行为养成,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成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宁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孙清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