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仓山螺洲:帝师之乡小福州
http://wmf.fjsen.com 2014-05-29 09:08:57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吴石故居庭院

螺仙庙壁画,记录一段美好的传说。

陈氏五楼中的晞楼,是一座坐西朝东的西式木结构建筑。

螺洲陈氏宗祠的匾额,彰显曾经的辉煌。

小时听过“田螺姑娘”的故事,在电影里看过“打到天津去,活捉陈长捷”的片段,前些年又因电视剧《潜伏》的热播,跟风竞猜谁是“余则成”的原型……在福州生活许久,不想某天只要到台江乘3路公交车,花个半小时车程,就可以在仓山区的螺洲镇找到这些话题的“本尊”。

按面积、人口来算,螺洲是个小镇,却是福建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镇之一。明清时期境内吴、陈、林三姓不足千户人家,却出了进士27人、举人101人、武举11人。古镇故事多,因陈宝琛之故而被命名为“帝师之乡”,尚不足以彰其全貌,而素称“小福州”或许更得神韵。

传奇人物就在身边

观澜书院始建于明初,书院前乌龙江水东去,因海水引江水回流、交汇而气象万千,江边仍立着“曲水观澜”的古碑。不远处有座螺仙庙,见证《搜神记》“谢端遇徐女仙”那段永恒。

从外面望去,书院高墙耸峙仍不失气派,穿过拱门后看到里头开“天窗”,只剩条石和夹缝中的荒草。即使如此,这块遗址还是因“废墟价值”而露出美感,比“假古董”建筑强多了。传说虽美,螺仙庙却盖得不起眼,一间瓦房暗如洞穴,在大白天开灯也难看清壁画。但若心存虔诚,庙小何妨,又何须重金粉饰。

光螺洲地名的来由就说法不一,一说为洲内水网密布,其形如青螺;历史人物尚难盖棺定论,传说中的螺仙故里更是纷争不断。螺洲是“人儒之乡”,英才辈出却是不争事实,从这里走出的两位近代人物因其“非正常死亡”,尤令世人嘘唏不已。

吴石故居门牌为“吴厝村1号”,“密使一号”是他潜伏期间的代号。“影子”的人生总是充满悲情,将军后人散落省外,旧居制式已变,几乎空无一物,连张遗照也没有。螺洲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翁绳延说,镇里正在筹建吴石纪念馆和将军公园。这个消息多少是个告慰。

解放天津时被俘的守将陈长捷也是螺洲人,此人并非庸才。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大捷广为流传,殊不知在平型关另一个战场上,陈长捷也曾率领晋军与日军板垣师团血战12个昼夜。1979年,他的骨灰被安放进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仿佛他们并未离去,村民们更爱聊两位乡贤的家常事:陈长捷生于贫农之家,自小聪明过人,私塾先生田春干赏识他,不但免了“束修”,后来还把女儿嫁给他。而8岁的吴石随教书的父亲入螺洲公学旁听,“记忆力之强,遂震惊侪辈”。聘请吴石父亲为汉文主讲的,正是溥仪之师陈宝琛。

帝师豪宅的书香气

陈宝琛故居入口藏在镇政府大院一角,据说大院原是陈家花园一部分。待我们鱼贯而入,问明参观人数后,管理人员随手掩门这个动作,说明整修虽已基本告竣,但尚未正式对外开放。

这座故居也称“陈氏五楼”,五楼中有两楼与藏书有关。赐书楼上原藏有清道光、宣统二帝御赐书。陈宝琛的曾祖父、清刑部尚书陈若霖,是福州传统闽剧“斩皇子”的主人公,屡获道光帝赐书。清宣统三年(1911年),陈宝琛在毓庆宫为溥仪授读,获赐的御藏书就更多了。“赐书夸父老,听履上星辰”,看来陈宝琛极爱此楼,乡居时便住在楼下。

爱书惜书的陈宝琛,搜集民间善本、珍本3万余册,既非“御赐”,便屈尊于还读楼,这是当时福州地区最大的私人图书馆。因螺洲地势低,每年都有洪水,此楼建有架空层,底下用石础提高,既防潮又通风。

这是一座集北方豪宅与苏州园林于一体的大家府第,像中西合璧的晞楼,是五楼中唯一一座坐西朝东的西式木结构建筑,与还读楼间有座露台,可以迎风听雨、观日赏月。过去的“土豪”家看了不少,但即便富贵有余,也比不上陈氏五楼的清雅大气。这里楼距宽、光线好,绝无深宅大院的阴森之感,只是山堆般的古书搬走后,因空荡而显孤寂。

上网查10年前的旧照,陈氏五楼惨不忍睹,有赖各级政府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进行保护性抢修,才有今天这般“惊艳”,成为螺洲古镇最重要的一处旅游景点。周边许多的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像清末王仁堪的状元府,何时才会有此幸运?

古巷虽显败落,但一路榕荫匝地,残缺的石狮随意伏卧。比起别的地方,螺洲人口不甚密集,无序搭建的水泥房相对较少,趁早抓好老村落的保护开发,条件还算有利。

文化古镇冒出温泉

修缮一新的螺江陈氏宗祠,左宗棠、李鸿章等名流的题词交相辉映。对面的民房也挂起“自荐当导游”的木牌,上书“百元包你读懂螺洲”,令人莞然。这说明近年来散客多了,催生了不少居民的商业意识,但有网民爆料当地个别“野导”漫天要价,大煞风景。

螺洲人待客热诚是有口碑的,这古风镌刻在匾额楹联上,像螺江陈氏宗祠有幅陈若霖的家训联:“常存厚道以培家运,勿因小忿而失至亲。”螺江林氏宗祠祖殿上方悬着一块“祖训”匾,曰:“未穷先穷,可以不穷;未富先富,必定不富;已富不富,可以大富;已穷不穷,必定大穷。”一行人念来念去,最后得出结论:就是要以俭养德,反对铺张浪费,符合当前中央精神。

这块福地古称“百花仙洲”,也曾是闽侯地委、县委所在地。由闽江泥沙冲积而成的洲地,特别适合种既甘又红的福橘,育出水鸭、黄尾鱼、酥螺、茭笋等“十八味”。“去年在螺洲大桥东侧首次钻出76摄氏度的温泉,已完成一口深700米的泉井。”翁绳延说,初步探明当地可日产温泉3000吨,未来螺洲的核心区将形成历史风貌区、温泉开发旅游区、水上休闲娱乐区三个功能区。

离福州市中心约l2公里,螺洲实际已处三环之内。现在还有人说搭一趟车来螺洲,恍惚到了另一个世界。民房、商场与20多个职业学校、省市单位并立,近现代建筑挨着古建筑,我们去观澜书院的路上,就纳闷咋会遇见了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京剧班,吴石故居拐个弯就碰上当年的地下联络站,这里太适合搞个影视基地。

当地人很“骄傲”,说他们的前辈只是进城小住几天,就被划进三坊七巷名人录。眼下,多数景点正在闭门谢客搞维修,希望重新开放的那天依然还能留住那份翰墨香。辖内一些学校学生网上吐槽:不求盖啥高楼大厦,但求把路坑补一补,路灯多亮几盏,垃圾桶多放两个,把环境卫生整一下,添些公共设施,这个要求不过分吧?其实,以螺洲的丽质大可不必艳抹,只需稍微拾掇,素面朝天就可迎客啦。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