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进展与走向
www.fjsen.com 2018-08-28 16:24:04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在汲取了西方新文化史、性别史、女性身体史等研究方法的同时,对本土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探索和创新。本文作者认为,推动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研究者应加强对中国现代女性知识身体和伦理身体的历史性呈现与剖析。此外,女性身体史研究绕不开对“身体”的美学思考。就中国现代女性身体的“在地化”特性来看,最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传统女性的“闺阁”机制。

■ 史敏

当下,“身体”在中外学界已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思想主题。现代女性身体史俨然已成为史学研究中新取向和新问题的高产线,学术前景乐观。相较于西方,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起步较晚,大体上是在新世纪前后,现将研究状况做一述评。

中国大陆妇女史和女性史中不同的身体研究

中国女性身体史的兴起、壮大,是中国女性史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后的再深入。中国女性史承续、折转妇女史而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新史学的强劲风气之中,妇女史研究起步。直至民国结束,此期间的妇女史研究,基本上是对“妇女解放”这一时代标签的展开。抗战胜利,国人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最终形成,父权彻底瓦解,男性夫权却随之有所强化。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男性强势的夫权才明显趋于弱化。此后,中国妇女史研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归于沉寂。自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视域在中国浮出后,妇女史研究恢复和发展起来。研究者虽采用了现代化视角,但却惯性地在国家-阶级的结构性框架中,呈现出女性群体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而鲜有偏重于个体关切的女性身体史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转换视角,开始从个体层面再审视“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目标,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中国大陆妇女史研究首次显现出了与男权话语疏离的倾向,为凸显出女性的历史主体地位,称谓更名为了女性史。

伴随着中国大陆妇女史向女性史的过渡,聚焦于女性缠足的身体史研究最先有所发展。但对缠足这一局部身体的历史研究与书写,并不构成真正的身体史思维,女性历史主体地位依旧偏弱。这一状态受到了新文化史研究模式冲击后,才真正有所改观。

20世纪90年代末新文化史进入中国。进入新世纪后,新文化史对中国史学,尤其是对女性身体史研究的影响真正展现了出来。最明显的变化是,女性身体史与现代民族-国家主义间的强势关联有所斜昃、松动,显示出从宏大的现代性视角,向微观、精细的后现代视角转换的学术趣味。

但笔者以为,女性身体史研究虽依赖于话语微权力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却终究离不开社会结构性权力的分析和把握。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以深入剖析上述两种权力的有机融合及运行机制为研究旨趣,从而有效推进对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同时对当代女性理性地认知和把握自我,同时又富于激情地面对和拥抱生活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历史和理论意义。

新世纪新文化史格调的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起步

新世纪以来,“身体”研究特别激发了年轻学者的学术热情,相关论题的博士论文呈快速增长之势。总体来看,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特征。

首先,身体概念莫衷一是、含混不清,由此导致了女性身体史研究问题意识不明晰。在当下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中,“身体”被预设为了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实际论述中则充斥了各种对“身体”概念意涵的隐喻性理解和象征性话语诠释。身体史研究亟待建立学者普遍遵守的大致规范。笔者以为,在身体生成的历史书写中,必定会涉及身体感受和社会体制两个层面,将其整合的关键在于,要把话语微权力的细腻张力与社会结构性权力的内理动因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身体史研究对理论预设的依赖性较强,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理论学养要求。身体史研究专注于对身体意义的“深描”,倘若研究者不具备必要的理论素养,就很容易导致身体史书写“被叙述的细节湮没”。在笔者看来,中国本土现代身体理论的发展方向不外乎是:中国传统身体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并发生流变;中国现代性话语再与之共谋,共同生成了中国现代性身体。另外,基本上可以确定,现代女性身体史属于历史学科中极具理论化的分支,社会学、哲学、语言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都渗入其中,是跨学科研究的典型。

再次,在身体史研究中,无论“身体”上的思想文化意义有多强,都不可忽视其生物性基础。身体是人生命的本源与象征,这使得身体史研究初期多从医疗史开始,中外概莫能外。笔者以为,这种学术现象显示出,人体生物性要素在身体史中的不可逾越性。女性身体史研究亦然。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身体并不完全是生物性构成,其背后是社会文化及体制的强力介入,它们对身体的雕凿力是决定性的。

最后,身体史研究的价值关切是关照普通个体的历史生命样态,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意识。随着现代性的深入推进,个体性主体愈来愈多地泛化在了身体层面。究其缘由,“现代化即理性化的历史进程,还是为人的感性存在及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这就意味着,情义感性与身体感知的作用同理性一样,对于人的现代性主体的生成都不可或缺。身体的情感体验,本质上就是审美体验。而现代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把理性权力转变成了情感性权力后,创造性地转移至身体,细腻地且强制性地雕凿了身体。

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走向

要推动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深入下去,研究者务必格外留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走向,尤其是要对话语知识微权力的分析方法吃深、吃透,不断完善、提升自身梳理、叙事和分析、诠释问题的研究能力。

第一,加强对中国现代女性知识身体和伦理身体的历史性呈现与剖析。目前对于中国现代女性理性身体的处理方式是,基本上都溯源至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及其政治实践。后果是,当一个筐囊括了太多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存在”源头的时候,解释力同时也就被极大地削弱了。究其原因,研究者忽略了对女性知识身体层面的历史追溯和意义挖掘,在讨论理性身体之前,没有进行相应知识话语的探源及其意涵流变的历史性呈现。除知识身体外,既有研究也基本没有关照到中国现代女性在权力内化后的伦理身体层面,没有把握好现代理性与情感间的融合、互构关系。

第二,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研究绕不开对“身体”的美学思考。在中国现代女性文明理性身体生成的同时,现代审美理念、话语也同时渗入和纠缠在了其中,不仅有力地证明了理性身体生成的合理性,还成为了其存在的目的。目前关于这一内容的研究远远不够。在笔者看来,阐释出中国现代情感从传统道德束缚下获得前所未有的相对独立,同时又与现代理性交织共同发挥身体生成功能,既是中国现代女性身体史的最显著特性,也正是其要突破的关键环节。

第三,就中国现代女性身体的“在地化”特性来看,最不容忽视的也许是中国传统女性的“闺阁”机制。在现代社会,以进入公共空间为能事的女性身体话语体系,完全挤压了闺阁空间。但奇妙的是,某些闺阁情结依旧在起作用,成为了中国现代女性身体话语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凿塑着中国现代女性的身体样态。而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闺阁”机制的系谱性考察,相关话语体系的梳理,以及与中国现代女性身体话语体系博弈或共谋的研究都亟待展开。

(作者为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