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美国数学家凯伦·凯斯库拉·乌伦贝克获阿贝尔奖,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揭晓等事件使女性参与科技发展再引热议。本文作者认为,科技大奖报道中,媒体将焦点转向性别问题折射出科技领域性别失衡的事实,这源于科技领域长期存在的性别偏见、对性别气质的刻板化划分。推进科技领域性别平等,需宣传女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发挥榜样力量,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纳入科技政策决策主流。
■ 章梅芳
近日,女科学家频频获奖极引起社会关注。主要事件有两则:一则是美国数学家凯伦·凯斯库拉·乌伦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凭借在几何偏微分方程、规范理论等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阿贝尔奖;另一则是在一年一度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有5位不同领域优秀的女性科学家获得“杰出女科学家奖”,其中有2位是数学家,另有15名女性科研人员获得“国际新兴人才”称号。国内外媒体都对这两件事给予了及时报道,有些媒体还跟踪采访了获奖的女科学家,以了解她们的学术成长道路。女科学家的才华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科技领域的性别问题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科技大奖报道,媒体缘何将焦点对准性别问题?
笔者注意到在关于乌伦贝克获奖的新闻评论区,有位网友写到:“如果男女平等,我们就不会觉得这个奖项给了女性具有新闻性了。”这句话说得很在理,因为越是罕见的现象越能吸引公众的眼球,“新鲜”是新闻事件的价值体现之一。换言之,如果科技领域实现了性别平等,那么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获奖,作为重要的科技事件本身虽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媒体和公众的焦点绝不会放在性别问题上。
面对科技领域女性数量少、获奖少、科学地位低等问题,公众常常认为这并不是性别不平等问题,而是女性不适合科学,或者女性的科研能力不如男性导致的。也有公众对此现象习以为常,即使有少数顶尖女性能取得辉煌的成就,科技界依然被认为是男性专属的领域。
问题在于全球科技领域女性从业人员只占总人数的29%,精英科学家中女性仅占3%~5%。在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中女性获奖者仅占3.3%,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至今仅有3名女性获奖者;阿贝尔奖自2003年开始颁发至今,仅有乌伦贝克一名女性获奖。
女科学家“频频获奖”,让很多人看到女性的能力并不比男性差,女性同样可以在科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她们作为先锋与榜样可以引领和鼓励更多的年轻女性进入科学领域,这正是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初衷。这样的奖项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女性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在各类科学领奖台上的现身,其正面影响不容小觑。从这个角度看,媒体对杰出女科学家成就的宣传非常必要,且意义深远。
少数顶尖女科学家成功难掩科技领域性别失衡
但是,少数顶尖女性科学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科技领域已然实现了性别平等,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是男性的事业”这一大众印象。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女孩语言能力强、记忆力好,适合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男孩逻辑思维能力强、动手能力好,更容易在理工科领域有所发展。甚至很多人发现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学习成绩好的越来越多的是女生,却将原因解释为做试卷的时候女生比较认真细心,男生虽然聪明但却粗心马虎,于是乎“能考试”也成为一种针对女生的贬义修辞。这种关于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区分,实际上触及科技领域性别问题的核心。
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一事实:女性因承担生育子女的责任而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关系的平衡上,比男性付出得更多。就国内的情况而言,女生在博士毕业至高级职称的获得这一科研生涯的起步和基础夯实阶段,恰恰要付出相当的精力在生儿育女和相关的家庭事务上。相比于同龄的男性,在这一点上她们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尽管这不但不是她们的不足,而恰恰是她们最伟大之处,但现实科技领域的政策制度依然没有跟上,性别盲视普遍存在。少数基于对该事实的考量而做出的具有性别关照的政策或制度安排,往往还被认为是性别不平等的表现,是对男性科研人员的歧视。
然而,更难突破的障碍来自于人们对两性气质的上述二元划分,以及基于此划分做出的劳动性别分工。女性因为生理原因必须承担生育的责任,并不是造成科技领域女性占比少或获奖少等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社会对于两性气质和劳动分工的差异化界定,使得男性气质和科学之间建立了某种隐喻上的深层关联。一方面,女性被贴上“感性”“懦弱”和“情绪化”的标签,进而被认为不适合高强度、竞争激烈和需要理性、逻辑思维的科技领域。另一方面,女性在生育和家庭照护中更有特长或优势,因此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一点被认为是合理的甚至自然的。这两方面最终促使大部分的女性科技人员在协调事业和家庭的关系上疲惫不堪。结果是,她们中的大部分人被认为庸碌无为、不求上进,无法很好地区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
如果要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女性往往必须采取适当的性别策略,例如表现出理性、逻辑、勇敢、刚毅等常常被划归男性的那些气质特征,以更好地融入科学共同体和获得认同。有的甚至放弃婚姻和家庭,寻求彻底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以实现自我的职业价值。但是,这类女性又往往被冠以“女强人”的标签,与社会常规期待的女性形象相违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成功典范。
用通俗的话来说,女性既需要在事业上与男性一样打拼,不能把自己当女人看,又需要在家庭中做好贤妻良母,要认识到自己是女人就必须有女人样。这一双重标准和性别逻辑,使得女性在包括科技在内的诸多公共领域举步维艰。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技领域同样存在隐性的父权制结构,其中的性别偏见不只是表现为歧视、排斥或贬低女性科技人员,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对所谓“女性气质”的摈弃。
在科研各阶段落实性别创新原则
那么,如何才能逐步推进科技领域的性别平等?对此,我认为不仅需要继续大力宣传杰出女科学家的科学贡献,总结她们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以帮助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年轻女性从中获得榜样的力量,更需要通过媒体对女科学家多样化优秀形象的积极宣传,以逐渐改变社会关于女性和科学的刻板印象,冲破科学与男性气质之间的无形网联。
同时,女性的智慧与经验占据了人类智力资源的一半,她们对科学的贡献不能也不应该被忽视。我们应从根本上认识到不只是女性需要科技,科技更需要女性。为此,未来我们需要继续为女性赋权,更积极地构建女性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网络,推动科技政策的社会性别主流化,在科研的各个阶段落实性别创新原则。这不只是对女性有益,更对科技的健康发展有益。因此,推进科技领域的性别平等是实现性别平等和科技发展的双赢之举。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