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妇联新闻 > 正文
宁德走出特色脱贫路

产业振兴:闽东“头号工程”

2020-08-13 09:25:51  作者:李菁雯   来源: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卓志沐

钟丽眉和姐妹们在巾帼创业社手绘鹅卵石。 林志文/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林志文 吴军华

□ 见习记者 刘昱卓

□ 李菁雯

走进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沿着村中主干道漫步,一家风格古朴的茶馆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去喝茶聊天,那是村民王光朝和妻子吴寿菊开的“幸福茶馆”。70多岁的老王亲历了生活从穷苦到富足的过程,见证了下党乡从特困乡到全面脱贫的历史变迁,如今最爱给茶馆的客人们讲故事,妻子则热情地泡茶待客。

素有“闽东西伯利亚”之称的下党乡,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这里曾是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直到建乡时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先后三次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深入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在老王讲的故事里,乡人最高兴的事情之一,莫过于路通了,如今进乡的公路有5条,“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境况彻底成为历史。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建成了一批民宿、农家乐,游客接踵而来。如今'幸福茶馆'一年可接待客人逾千位,2019年收入4万多元。老王夫妻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感谢党的好政策,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感觉就如茶馆的名字一样“幸福”。

“挪穷窝”:“连家船民”全部上岸奔小康

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在宁德采访期间随处可以感受到。而对于过去世世代代在海上漂流的“连家船民”来说,体会更加深刻。

“家连着船、船连着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条小木船是几代人的家,这就是闽东沿海“连家船民”过去的生活。不过,这样的生活已经翻篇。在“闽东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福安市下岐村,该村自1997年至1999年共建房339幢,全村511户2310名船民全部搬迁上岸。

“我是生在渔船上,长在渔船上,1996年到下岐村工作,至今已经是24个年头了。”下岐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本身也是一名“连家船民”的女儿。她告诉记者,上岸定居后,下岐村始终牢记嘱托,以“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为使命,完成了从贫困村到“海角明珠”的跨越。村庄从无到有,经济从一穷二白到摆脱贫困,人均收入从1997年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2019年22503元,村财收入从0元到63万元。整个渔村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几代渔民“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的美丽家园梦。

郑月娥同时还身兼福安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她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推动了'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作。20多年来,下岐村用变化'讲述'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精准脱贫的探索与实践'讲述'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引领'连家船民'摆脱贫困的生动故事。下岐村妇女在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将继续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连家船民'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大步迈进小康生活。”

找准路:“中国第一扶贫村”踏上幸福小康路

如何摆脱贫困,如何奔向小康,在“中国第一扶贫村”赤溪村,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带领大家一直在摸索。他表示,赤溪村近年来坚持因地制宜,找准产业扶贫路子,多方争取项目,挖掘赤溪村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农业。2019年,赤溪村村财收入达1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698元。

曾经的畲族外来媳妇、如今的村委会副主任、村妇联主席钟丽眉深有体会,“这些年在党的领导下,干群一条心,我们村子越变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

钟丽眉2004年嫁到赤溪村,原本在外地打工的丈夫也回到家乡买了一辆小车跑运输。夫妻十几年携手奋斗,日子越过越好,而钟丽眉已由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成为村委会副主任、村妇联主席、宁德市人大代表。2016年,赤溪村集体成立了赤溪旅投公司,乡村旅游迎来快速发展期。看准这个时机,钟丽眉将家里剩余的4间房装修后改为民宿。村里很多家庭也像她家一样,利用自家闲置的房间办起了农家乐或民宿。

作为村妇联主席,钟丽眉一直在思考如何带领妇女姐妹创业致富。去年赤溪村党总支与社工组织及妇联合力协作,创办畲乡巾帼创业社,利用村中丰富的鹅卵石资源,邀请专业美术老师定期教授妇女鹅卵石手绘及工艺品创作。在钟丽眉的动员下,十多位赋闲在家但乐于创业的妇女加入巾帼创业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让赤溪鹅卵石成为“有故事”的艺术品,不但吸引游客纷纷动手体验,而且渐渐走出山门。下一步,钟丽眉希望将丰富多彩的畲族文化如畲族服饰、畲族技艺、畲族歌舞等展现给八方游客,让赤溪旅游发展更多元、更有力。

兴产业:家家一亩葡萄园、户户一丘白茶林

打好脱贫攻坚战,宁德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培育形成了茶业、蔬菜、水果等“8+1”特色产业。与此同时,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在谋划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中统筹考虑贫困群众和贫困乡村的辐射带动,让群众搭上“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增收“快车”。在福安赛岐、福鼎等特色产业强镇,更是出现了贫困群众“家家一亩葡萄园、户户一丘白茶林”的带动效应。

66岁的福鼎市方家山村茶农陈清童夫妻就是受益者。方家山村素有“白茶故里”之称,有茶园面积2300多亩。近年来,方家山联合福建天湖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村企共建”模式,共同创建白茶体验3A级旅游景区。村企共建企业福建天湖茶叶有限公司凭借在福鼎市茶业产业界的成就和知名度,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指导村民种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作为困难户的陈清童2000年被优先安排在基地工作,妻子被安排当炊事员,家里的5亩茶园也纳入公司茶园的有机管理体系。陈清童全家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如今,陈清童和妻子打理着5亩茶园,每年有四五万元收入,在绿雪芽白茶基地工作每月有几千元工资,妻子从茶园退休每月也有1500元的退休金,生活富足幸福。天湖茶业公司负责人林有希表示,福鼎白茶产业就是一项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神奇产业。据了解,在福鼎市,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茶叶,全市有各级茶业龙头企业130家,在全国各地创办营销网点1万多个,提供就业岗位达10万余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宁德市,近30多年是发展质效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快的时期。“十三五”以来,全市7.3万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全面脱贫。产业结构变优,奏响了“经济大合唱”。宁德抱上了“金娃娃”,不仅培育出了“独角兽”企业,而且拥有了新能源、新材料等千亿产业集群。人民生活变富,踏上了幸福小康路。

/ 记者手记 /

见证精神传承的力量

行走在宁德的山山水水、沟壑田间、农场企业,听村中老人给我们讲下党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故事,寻访“闽东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挪穷窝”奔小康的足迹,感受“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飞速发展历程……所见所闻,感人至深,感慨至深,所有的点点滴滴,是宁德久久为功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见证。

站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点,回望宁德30多年摆脱贫困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感觉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始终传承一种精神,就是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永不懈怠的状态、一往无前的姿态,久久为功地干下去。宁德30多年来摆脱贫困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