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有一种美好,叫作“她力量”。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勤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飒爽……3月7日,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由省妇联主办的“从春天向明天”——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暨202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举行。不同年代、不同行业的20多位巾帼代表,讲述一个个追梦逐梦的故事,彰显女性担当,凝聚巾帼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今年是魏静在基层工作的第11个年头。在活动现场,讲起脱贫攻坚故事,她感叹:“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2018年5月,魏静被选派到政和县星溪乡念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念山梯田被誉为华东地区线条最美的梯田。几年前,念山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但却吸引不来游客,究其原因,主要是景点分散、设施落后。为系统打造梯田景点,魏静带领村干部一户一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共同打造念山旅游产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念山村先后获得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等5个国字号招牌。 念山村变美了,村民们变富了。“乡村振兴是一代代敢于奉献、吃苦耐劳的人民接力奋斗的‘长跑’。”魏静说,所幸,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这支“长跑”队伍,在广袤的田野上施展才华、挥洒汗水,把知识写在乡村热土上。 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宁德下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月娥讲述的“闽东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的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 “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郑月娥回忆说,这首民谣就是她祖祖辈辈的生活写照。祖辈们依靠讨小海维持生计,不到15平方米的小木船就是她的家,家连着船、船连着家,所以被称为“连家船民”。 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下岐村“连家船民”实现了从搬上来、住下来到富起来。通过发展海上捕捞养殖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连家船民”如今的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高。 “我们团结引领妇女投身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巧渔娘‘妇女微家’阵地作用,带动妇女务工增收,加快致富步伐,在乡村振兴中注入‘巾帼力量’。 ”郑月娥说。 追随父亲种植菌草的“科二代”林冬梅、让“濒危之花”变身“致富之花”的女科特派苏海兰、在漳平种茶种樱种幸福的台胞夏翠菊……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浪潮中,她们都把青春和热爱奉献给了大山。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得管空气。”作为一名“小巷总理”,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丹打趣说,“但是,如果把自己当作官,那就糟糕了。” 成立于1952年的军门社区,曾经又老又旧。如今,这里成了幸福文明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180多项荣誉。这巨大变化的背后,“小巷总理”林丹功不可没。 “社区干部不是官,而是人民的服务员。”她说,要做好社区工作,就要把居民的琐事、难事、烦心事,件件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在林丹的带领下,军门社区继首创“135”城市社区党建模式后,又一次创造了治理创新的新品牌——“13335军门社区工作法”,得到民政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愿为社区群众服务一辈子。”活动现场,林丹动情地说。 来自厦门蓝天救援队的陈素珍一身天蓝色救援队服格外显眼。灾难面前,蓝天救援队牢记嘱托,奔走在灾难现场,参与了数千起救援行动。“我们像一根根‘水草’汇聚的队伍,没有人叫苦,都是往前冲,一起为身陷险境的生命撑起了一片蓝天。”陈素珍说。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一身军装的女子特战队员佘小雪。“军绿色是中国军人的象征,穿上它,我们就明白,平日里可以有做不完的公主梦,但现在,我们都是不可打败的女战士。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是军中花木兰!” 身披“战袍”,心中有光。救援蓝、军装绿,都是飒爽英姿的人生色彩。 核电“黄金人”曹宇华、逆行白衣天使周晓芬、扎根农村23年的乡村教师庄珍钦、奥运女排冠军林莉……在家庭中,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在工作中,她们用铿锵的步伐,奔跑在各行各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巾帼担当”。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致敬每一个她! (记者 潘园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