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上厦门 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系列报道 一位从民营企业家变成了“小巷总理”,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外来工服务;一位是外来工成长起来的知识型技工,投身港口建设。他们都曾经“感动厦门”—— 为这座城市服务,我们奉献并快乐着
冯鸿昌(左)和苏辉明(中)正在访谈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17日报道 本网记者 周艾连 2007年“感动厦门”十大人物颁奖礼上,不当老总到社区当“孺子牛”的苏明辉和外来农民工冯鸿昌同台领奖。 5年后,两人同时做客东南网《我们为什么爱上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30位新厦门人的特别故事》第六期访谈,回忆起了他们在厦门建设和奋斗的青春岁月。 “与其说青春献给了厦门,不如说厦门成就了我” 苏辉明出生在厦门湖里区,他成长的每一步都与厦门特区建设发展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1982年,厦门经济特区动工建设不久,18岁的他,从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农民变成路网建设工人,投身基础设施建设;1989年,公司鼓励员工自谋职业,他响应号召下海经商,一度发展成为家产千万的民营企业家;2006年,居民全票选举他当枋湖社区居委会主任,他成了乡亲致富的带头人。可以说,苏辉明的整个青春都贡献给了厦门,他却觉得是厦门成就了他。 1989年下海经商的过程中,苏辉明还做一些机场配套工程和市政建设工程,“有一个机场二号路就是我手上修的,还被评为1996年省优工程。”他为参加特区建设感到自豪,而特区建设大潮也让他成为中国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中的一个。之后的10多年,他依然奋斗在厦门特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线。 富起来的苏辉明没有忘记枋湖村,每逢过年过节,他都给村里的孤寡老人、五保户送钱送物,2000年后,他每年还认养10位贫困老人。 2006年7月,枋湖社区选新的居委会主任,大家一致推选苏辉明,当时他已是家产千万的总经理,公司营运得不错,也早已有了宝马、奔驰车和别墅。然而苏辉明还是放弃了总经理的位置,当上“小巷总理”。 枋湖社区是2003年才村改居的,当时,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他从老板变成社区工作者,尝遍了为人民服务的酸甜苦辣:社区旧村改造要征地拆迁,他上门宣传,吃过闭门羹、挨过骂;治安不好管、卫生状况差,他探索成立物业公司管理模式,被居民质疑;半夜居民一个电话,他就要从被窝里钻出来赶去处理…… 现在,枋湖社区有13万人口,其中12万是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社区居委会主任,他对事关外来务工人员的矛盾调解、就业问题、文化娱乐问题,都格外用心,在其子女教育、就医等方面,他也尽其所能给予帮助。苏辉明觉得:“把社区事务做好了,居民认可了,我心里就甜。” |
相关阅读:
- [ 11-10]“创意达人”:用创意把梦想植入绿色厦门
- [ 10-27]台商和地产经理人的厦门之路:特区变化让他们坚信创业选择
- [ 10-10]教授的厦门情结:这里给我家的感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