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厦门观察记者邓婕廖丽萍通讯员熊东帆郑伟明张妙思)
市民们在自行车道上骑行。周赞家摄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应该越快越好,因为这将快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为市民提供出行便利。其实,让城市交通“慢”下来,同样富有人性化光彩和城市交通管理智慧。本月初,厦门市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海沧正式投用,同时,厦门提出要在全市打造848公里的绿道网络,厦门市规划局在第一时间公示的首批5条步行系统路线,初步完成意见征求。 与传统思路相比,这样的城市规划建设决策从一定意义上讲,涉及了执政理念的转变,而公开向市民征求意见,更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充分体现。未来,当人们告别高峰时期拥挤的交通,踏上“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的绿道,享受散步、骑行的愉悦之时,将逐渐消除快与慢之间因速度上的差别引起的冲突,使“快”的“更快”,“慢”的更安全,更舒适。 慢行系统,城市为人而建 厦门机动车已经进入“百万时代”,岛内每百人就有12.7辆车,若以每辆车长度为4米计算,100万辆机动车总长度可达4000公里。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那便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此外,道路拥堵,司机们叫苦连天;尾气超标,市民们掩鼻而逃;噪音刺耳,城市变得躁动不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城市安定、和谐、幸福的绊脚石。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30多年来,厦门的经济发展节节攀升,但对绿色生态也不曾有过丝毫马虎之意,历届主要领导都认为,环境优美,归根结底是人民之福,城市宜居,追溯根源是人民受益。于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慢行系统的提出,无疑是积极务实的主动行为,无疑是利城利民,改善交通现状的大善意。 2011年,厦门把从文屏路至和平码头段4公里多长的闲置老铁路改造成了公园,让市民能无时无刻在其中散步、下棋、赏美景;将环岛路步行道建成全长6公里的栈道,使之成为厦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良好的环境为厦门建设慢行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早前的一份厦门市居民出行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市民日常出行中采用步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化方式占43%,公共汽车(含BRT)为30.9%,反映了厦门市居民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慢行交通为补充的出行方式特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结论,厦门市市委、市政府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个适合城市尺度、环保节能、有利于健康生活的慢行系统,对整个城市功能配套、人居环境的打造,都非常重要。 然而,随着城市的加快发展,屈指可数的慢行道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市民们对出行和生活品质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增加建设慢行系统的想法,也便显得水到渠成。 “总的来说厦门的公园、绿道还是比较多的,步行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便利,但是,各个慢行道之间不是连贯的。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慢行系统做一个整合和串联,将厦门现有的绿道资源由点串成线,再覆盖到面。”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总工办主任王艳艳表示,打通断头或不畅的节点,升级步道,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自行车道将是完善慢行系统的主要工作。 |
相关阅读:
- [ 08-20]步行系统在厦门穿山越海 连接城区与海、河、山
- [ 08-19]厦门规划五条步行系统路线 欢迎市民提建议
- [ 08-19]厦规划5条步行系统路线 长乐新区路网架构已成形
- [ 08-19]厦门规划五条步行系统路线 欢迎市民提建议
- [ 04-19]岛内慢行系统正不断完善 环筼筜湖步行系统年内打通
- [ 12-19]厦门市政府完善城市步行系统建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