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资料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昨日,本报继续追踪高林公交临时首末站将拆一事,在调查采访中,有市民和业内人士爆料:“高林问题”不是个案,全市几乎所有的保障性居住区和安置房社区都缺乏公交场站保障;放眼全市,约2000部公交车辆“无家可归”,违章停放在路边过夜。 同时一位“巴迷”(巴士爱好者)也透露,厦门公交还可能面临“挖心之举”:湖滨中路64号也就是多家公交公司所使用的岛内公交枢纽用地,也或将被大幅征用,转作他用。“这对厦门公交运营来说,犹如地震。”这位“巴迷”说。 真相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问题1 为啥公交车不能多一点? 配套规划不到位,公交难运营 一些线路 无首末站 高林居住区、湖边花园A区、湖边花园B区等和安置房社区(如塔埔社区、上湖社、洪塘社等),配套了6条公交线路、85台公交车辆,无一例外都没有固定的公交首末站。 “保障房盖得远,我们买不起车,上下班就只能靠公交车。那为啥公交车不能多一点?反倒还要取消站点?”昨日,高林居住区住户阿芳向记者问到。 对于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已经给出答案:高林居住区门口,原本就没有规划公交首末站,这里只是一个临时站。所以,在这里运营了几年的公交车,一直都是“违章占道”,占用金钟路这条“断头路”运营。 “现在,路要修,临时站就得搬。这么多车没地方简单保养,司机们没地方休息、上厕所,也就没法开展运营。”市公交集团说,“我们也努力过,找取代的地方,但一直协调不下来,最终只能截短公交线路。” “高林问题”不是个案。经调查,包括高林居住区、湖边花园A区、湖边花园B区等和安置房社区(如塔埔社区、上湖社、洪塘社等),配套了6条公交线路、85台公交车辆,无一例外都没有固定的公交首末站。 “每个小区人口规模都上万,这些线路基本不够用,早高峰班班爆满,很难挤上去。”一位居民说,“我们多次反映过这个问题,但公交集团的人来看过,说找不到场地运营更多的线路。” 记者发现,类似的情况在岛内外的一些大型公建、商场、居住区也广泛存在——比如,高林居住区“隔壁”的万达广场,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公交首末站。 城市在扩大,对公交保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一条线路如果超过20公里,就肯定需要公交首末站支持——司机不是机器人可以“连轴转”,“人吃马喂”是必须的。 也即是说,光看到公交车在路上跑是不够的,其背后的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林问题”源头在“后勤”——公交场站用地不足。 |
相关阅读:
- [ 04-16]闽运公交举行道德讲堂 心理师助司机应对“汽车病”
- [ 04-16]宜宾公交自燃 19岁小伙抵住车门救人
- [ 04-16]关乎民生,何妨多听听民意
- [ 04-16]福州:骑超标电摩追尾公交 15岁男生腿骨折
- [ 04-16]福州8路公交司机穿高跟鞋开车 营达公交:存安全隐患
- [ 04-16]男子楼道内刺伤8岁男孩 作案动机因心情郁闷
- [ 04-16]厦门首条定制商务客车正式招募乘客 20公里以内10元
- [ 04-15]厦门海沧公交从4条增到51条 实现“村村通公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