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粉”家庭故事 龙岩家庭:驱车三小时只为给孩子上一堂环保课 “我们上午就过来了。”昨日下午1点多,许先生就带着女儿出现在马戏城换票,排队等候入场。昨日上午,他开车带着一家人从龙岩出发,先到集美吃了个午餐。“开了大约三个小时,不过挺值得的。”在看到小袋鼠生动的演出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白跑一趟,而且也给他的女儿上了非常生动的一堂环保课。“在龙岩也可以读到《海峡导报》。”许先生说,当导报在厦门发起“小袋鼠行动”时,虽然他不住在厦门,但他也趁机在自己的家里开展这项活动,告诉女儿学着去当一只“小袋鼠”,而他也以身作则,养成了在车上放一个垃圾袋的习惯,不往车窗外抛垃圾。 在许先生看来,环保就是从当一只文明的小袋鼠,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这会让一个人的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并且我们在做的是一件很有社会公德的事情。”“这场活动,会让我女儿觉得让垃圾不落地是很有趣的一件事。”许先生说,他希望不仅仅只有厦门市民能够成为文明“小袋鼠”,小袋鼠行动应该走出厦门,像龙岩市民也一样,都可以当一只“小袋鼠”,共同保护自己生活的家园,这样不仅让环境变得更美,自己也会活得更舒心。 老外全家总动员:大赞“小袋鼠课堂”好有趣 做一只文明小袋鼠,让垃圾不落地。厦门市民参与小袋鼠行动的热情,也感染到不少老外。昨日,“文明小袋鼠,嘉庚故里行”的活动,也吸引了不少老外。 在得知导报关于小袋鼠的报道之后,德国人科特专门带着六岁的儿子安德烈来到马戏城。两年前,安德烈跟着他来到厦门,并在厦门上小学。 科特说,“小袋鼠”一诞生,他就十分关注。在他看来,这是厦门人环保觉悟提高的一个里程碑式信号:“厦门人真的很有意思,可以把环保活动变得这么有趣,我想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会从小袋鼠这里学会自觉爱护环境。” 科特很希望儿子安德烈能够通过昨日小袋鼠活动,和厦门人一起做到垃圾不落地。当环保人士演讲时,他还时不时为儿子解释为什么要做到“垃圾不落地”。 当导报记者派发小袋鼠随身烟袋的时候,安德烈认真收好了烟袋,他说:“我的爸爸不抽烟,不过我会把这个收好,如果在路上看见有人抽烟,我就把这个送给他。” 昨日到现场参加小袋鼠活动的老外并不仅仅科特和安德烈。来自南非的亚奇顿也带着老婆和孩子,一起出现在活动现场。亚奇顿和他妻子对导报发起的“小袋鼠行动”大为称赞。 亚奇顿和他的妻子说,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就教自己两个小孩,不能随地乱扔垃圾,而且他们外出旅游也都会随身携带垃圾袋,自己带走垃圾。他们希望,通过昨日活动,让孩子接触到更为生动的环保教育,更加懂得去保护环境。 |
相关阅读:
- [ 08-17]青奥村里的街舞少女:通过街舞推广环保生活方式
- [ 08-15]习近平诠释环保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
- [ 08-15]泉州发力海洋环保:扮靓“碧海银滩”
- [ 08-15]环保政策有望缓解家具业产能过剩
- [ 08-15]习近平诠释环保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