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林露虹 图/记者 张淇辉)我认为国内一些城市包括厦门,在产业的选择上要追求精细化,不一定非要发展大型的产业,精细化的产业也可以发展为一个地方的优势。再者,通过海外的资源寻求合作,通过一个企业带动一批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人物 名片 任国刚 王志纲工作室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战略中心总经理,战略咨询专家。主要代表项目:首都圈区域发展战略、西安西咸新区发展战略、成都高新区发展战略、广佛地铁企业战略等。 记者:未来海岸、钟宅湾片区、园博苑、鼓浪屿总体发展规划……一连串的重要项目策划,都烙有王志纲工作室的印记。眼下,厦门正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推进城市发展,不知您对此有何建议? 任国刚: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厦门是发展得比较好的城市。这个“好”在我看来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好,我和车上的外国友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厦门确实生态宜居;第二,厦门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个性,在经济发展上发挥了“海峡两岸”的优势,无论是海西经济区的建设,还是与台湾经济结构形成紧密关系方面都可圈可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厦门在转型的过程中面临了几个重要挑战。一个是岛城向湾城拓展的挑战,在厦门岛空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应寻求在岛外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个问题不能忽略,即产业再次选择的时候,经济动力可能不够。如果单纯依靠台湾产业的转移,在规模上可能难以满足厦门湾区的发展,所以厦门当重新思考外向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 据我观察,厦门的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发展得不错,但这些产业的规模如何支撑起湾区时代的厦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是把“五缘”拓展为“六缘”,加一个“全球资源”,从关注两岸拓展到关注全球,以寻找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记者:国经咨询、克莱尔福德投行的代表都提到了当前国内开发区同质化的问题,在您看来,当如何破题同质化? 任国刚:开发区的同质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产业的同质化、模式的同质化和观念的同质化。观念的同质化就是想着“给钱给地就能招到商”,问题是今天中国已经变化了,传统的、粗放的靠廉价土地和劳动力招商模式已经不适用了,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我认为国内一些城市包括厦门,在产业的选择上要追求精细化,不一定非要发展大型的产业。再者,通过海外的资源寻求合作,通过一个企业带动一批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
相关阅读:
- [ 08-30]王强到莆田市委党校调研 要求拓展办学模式
- [ 08-15]北大“优才拓展”项目基地落户福建
- [ 07-31]海生科新进员工户外拓展训练
- [ 06-04]长泰马洋溪拓展“两棵树”经济
- [ 03-25]拓展城区连接南部快捷通道 融港大道动建
- [ 03-10]我市企业积极拓展对亚非出口业务
- [ 11-22]连城消防大队建成首个“心理拓展室”疏解压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