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大数据”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业界认为,这表明对“大数据”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事实上,在交通领域,大数据一直被视作缓解交通压力的技术利器:借助大数据,可提前预测未来的车流量、行进路线等信息,从而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出优化方案。同时,大数据的挖掘和使用还有利于催生信息消费新模式,促进信息消费。
通过交通大数据,可对重点时段的交通状况进行预测,实时发布综合交通拥堵指数。图为莲坂交通。(资料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日报讯(本组文/本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曹馨慈)今年春节黄金周,厦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位列2015年春节自由行游客目的地榜单之首。数据显示,2月17日上午8时至24日上午8时,全市共接待游客量达184.77 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37%。共有超过79万辆次车流量通过高速公路进出厦门岛,同比增加约11.7%。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车流量,厦门交通情况总体表现平稳。这背后,蕴藏着交通大数据的秘密——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大数据引入交通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治理水平,已成为建设智慧厦门的重要部分。 在厦门,由厦门信息集团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开发的智慧交通云平台和交通大数据应用已为152万公众用户,1000多家政企客户和多家运营商提供了全面的交通信息服务。本报以信息集团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为样本,为您解读交通大数据如何助力城市交通管理和信息消费。 Q1、为什么城市需要交通大数据? 为什么城市需要交通大数据?近日,来厦门主讲“大数据时代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决策”的同济大学杨东援教授给出了答案:“应用大数据是为了发现我们所不知道的,了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中人的出行规律和原因,以人为本,实现交通和生活的和谐,提高城市的宜居性,为政府精准管理提供基于数据证据的综合决策。”杨教授进一步举例说,现在每个城市每五年要进行一次居民出行调查,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但在城市快速扩展的今天,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五年的周期太长了,成本又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让很多长周期的事情变成常态,如利用手机数据、公交数据等,通过模型分析,就可以了解城市不同区域居民的活动空间、不同区域居民在公交网络上的活动空间,这样为我们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 Q2、交通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什么? ●城市公共交通更方便 坐哪路公交车花费时间最短?如何乘坐公交车换乘次数最少?乘坐哪辆公交车最舒适?最近的一班公交啥时到站?市民只要掏出手机动动手指,就可即时定制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公交出行方案,还可自动提醒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这,正是交通大数据在公交领域的应用。据统计,厦门“掌上公交”手机页面的访问量日均达75万人次。 实时显示公交车到站信息的电子站牌也有效缓解了乘客等车的焦虑,电子站牌目前已应用于海沧区、宁波北仑等多地,下一步将逐步亮相于泉州、三明等地。 此外,针对“打车难”问题,信息集团卫星定位公司研发的“程掌召车”手机召车软件,可实现空驶出租车就近“速配”;此外,2014年投入使用的专用电召车,通过优化电召车的资源配置,方便乘客的乘车需求,不但提升了乘客乘车体验,相关记录信息还为驾驶员分析哪里是打车热点、优质客户群的分布作了数据支撑。 |
相关阅读:
- [ 03-04]大数据进政协报告 苏宁互联网转型迎来直道加速
- [ 12-16]大数据科学家:平潭可建设数据科学中心
- [ 08-08]仓山“大数据”收集问题分类落实 多渠道解民忧
- [ 11-23]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郑小聪在厦:大数据时代让客户“做主”
- [ 10-29]
大数据时代促成"三马"复旦聚首
- [ 09-10]王建宙:大数据像石油,像铁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