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久久爱心志愿服务队> 久久相伴 > 正文

市民赵亚娟组建"久久爱心团队" 无偿为老人理发

2015-07-19 11:19:34郭睿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剪刀飞舞的轨迹成了照进老人内心最亮的光。

志愿者们耐心为卧病在床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400多位老人,47位理发师,视野所及之处都是飞扬的银色发线。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厦门市爱心护理院。那些手持剪刀、推子,眼神专注的年轻人、中年人或老年人,是赵亚娟和她的队友,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志愿者”。像是太阳光的散射,这个团队里每个人的笑容、低语,甚至剪刀飞舞的轨迹都成了照进老人内心最亮的光。

一个人

既然有手艺,何不抽时间多为大家做点事情

“记不清是2006年还是2007年了,我开始做志愿者。”赵亚娟10年前来厦,近40岁,目前从事保险工作,曾学过美发的她称,帮老人剪发的念头是突然萌生的。

最初的活动地点设在金尚小区,第一次只有三四位老人,然后变成七八位,再后来有十多位。

这些年来,她不仅持之以恒为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们上门理发,也常去探望孤寡老人,待他们如至亲……在她看来,既然拥有这个手艺,何不抽时间多为大家做点事情。更何况,这个城市,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多。

八个人

建立团队,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2010年,赵亚娟参加市里第二届志愿服务工作的表彰大会,听到另一位志愿者说,“建立团队,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这句话让她有了新的想法。

那年底,她通过厦门日报招募志愿者,很快就有人找上门。“他们有的来自鼓浪屿,有在海沧的,有战士、有导游还有残疾人。”亚娟说,这次招募后成立起一支八人的服务队。这个集体也有了一个满怀希望的名字:“久久爱心团队”。

“我们八个人中,只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理发师,其他人都只是掌握这门手艺而已。”赵亚娟回忆,团队第一次的服务地点还是在金尚社区的广场上,那天正好是学雷锋活动日。本来还因第一次配合感到紧张的他们,在广场上,看到近百位守候着的老人,激动和感动之余,快速又认真地投入到工作中,银色发线飞扬,刀面反射的都是温暖的光。

后来,这个团队数度走进养老院、福利院,上门为老人和孩子提供服务。

很多人

不管有多少老人和孩子需要帮助,“久久爱心团队”总能组织起足够的理发师

要是现在有人问赵亚娟“你们的爱心团队一共有多少人?”亚娟自己也答不出来,“因为不管有多少老人和孩子需要帮助,‘久久爱心团队’总能组织起足够的理发师。”

“我们慢慢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很多,而这些特殊的老人、孩子每天的生活、休息时间有固定的要求,每次留给我们的服务时间不会超过两小时。我们要在这规定的时间里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就需要有足够多的志愿者。”

一次机缘巧合,亚娟和两家连锁美发店的老板取得了联系,在得知她长期坚持爱心活动后,这两家美发店毫不犹豫地向久久爱心团队入了“股”。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留在美发店里接待顾客就能挣到钱。跟着我们出来,不仅钱没得挣还很辛苦。但他们不仅不抱怨还非常认真。”

小倪是一家连锁美发店的经理,每次活动前,他都亲自开车到各个门店接上参加活动的员工,到了养老院也亲自操刀上阵。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有14层高,需要理发的很多是行动不能自理的老人,队员们会一层层楼,一间间屋子敲过去。有时候怕老人等急了,他们甚至不等电梯,直接去爬楼梯。

更“多事”

正筹划着怎样找到更多修脚师傅

理发之余,亚娟总想为老人们做更多事。

“一个女孩一直给老人剪指甲,发现很多老人脚指甲很硬。我们就想说找些修脚师傅来为他们服务。”

亚娟说,上周四个修脚师傅加入了志愿者团队。“他们比我们更辛苦。我们剪个头发十多分钟,他们修脚20多分钟,还不算泡脚的时间。而且他们都是蹲在地上给老人们服务的。”老人们很欢迎这项服务,第一次就有60多人报名,现在她正筹划着怎样找到更多修脚师傅。

就这样,赵亚娟的队伍一次次壮大。

回望爱心路,赵亚娟说,自己从来不是独行者。“这么多事,我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得来。哪怕开始也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联系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的第一套理发工具,也是社区提供的。”

在她看来,生活中最美好的一件事情是,因为你某个人脸上洋溢着微笑。特别是这个微笑来自老人和孩子。

推荐久久爱心团队全体人员为感动厦门人物的市民王先生说:“他们真正走到需要帮助的人身边,为老人和孩子做了很多事,带去了温暖和快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