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开通快捷支付 客户身份难鉴别 银行方面很难核实客户身份及其真实意愿 没有本人授权,为何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轻易关联到市民的储蓄卡,并进行数次支付呢?根据去年4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客户银行账户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首次建立业务关联时,应经双重认证,即客户在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认证同时,还需通过商业银行的客户身份鉴别。 记者进行试验,开通快捷支付实际上只需提供银行卡号、户名、手机号码等,银行卡验证手机号码正确后,用户输入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发来的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开通。一位银行人士表示,在通过第三方后台扣款时,银行方面确实很难核实客户身份及其真实意愿,“只能提醒用户提高警惕,不要贸然打开诈骗短信和透露自己的信息。” 福建金海湾律师事务所的郑志宁律师说,面对互联网催生的日新月异的犯罪手法,为保护储户权益,银行有义务提升自身系统的安全性。 【名词】 第三方支付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买方购买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支付货款,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通知第三方将货款打到卖家账户。目前,第三方支付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普及,市民使用的支付宝、网银在线等都属于第三方支付机构。 【链接】 央行征求意见: 开设新支付账户 需要多重验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达28292亿元。但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21.94亿个账户中,完成实名认证的仅有9.45亿个。这也意味着,庞大的资金交易背后,近六成账户不知是谁在操作。不过,这一情况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加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开户、支付等环节的验证手段,被称为“史上最严网络支付规定”。 意见稿拟规定,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应实行实名制管理,通过三个(含)以上的外部渠道,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进行多重交叉验证。如果这项管理办法严格实行,那么犯罪分子想要冒名开通支付账户将变得十分困难。 根据意见稿的规定,即使只是发送微信红包,可能都需要上传文凭学历、户口本等一系列材料,通过多重身份验证,证明身份。因此,虽然安全系数提高了,但便捷程度受到了影响。 |
相关阅读:
- [ 08-14]厦门:员工变"内鬼"盗刷老板卡 克隆卡套现20万元
- [ 08-08]银行卡盗刷事件频发 卡在手里钱却跑到陌生账户
- [ 08-05]储蓄卡盗刷案件频发 第三方支付成“作案工具”
- [ 08-04]银行卡不离身2万存款不翼而飞 盗刷过月余才发现
- [ 07-30]骗子造盗刷假象骗走验证码 市民卡内五千多打水漂
- [ 07-28]银行卡遭异地盗刷16万 厦门一男子获银行全额赔偿
- [ 07-23]免责条款多获赔难 “盗刷险”在榕叫好不叫座
- [ 07-16]16万不翼而飞储户告赢银行 钱在四城市取走或盗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