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12位南侨机工健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健在的南侨机工共有12位,其中国内7位、国外5位。“国内7位分布在云南2位、海南2位、山西1位、重庆1位、广东1位;国外5位分布在马来西亚4位、加拿大1位。”张云鹏,南洋华侨机工二代、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昨天受邀出席开幕式。 他的父亲张智源,当年和叔公张金炳一同从新加坡回国,共赴国难,参加抗日救国。回国后,叔侄二人一道在滇缅公路上开车运输军火等战略物资。“父亲有文化,主要是从事文字工作,当时在运输中队担任中队长,到后来升为少校中队长,与罗开瑚同属一个中队,罗开瑚担任班长。解放后,留在国内成为云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昆明市第二届人民代表,还向国务院侨办写信,要求解决南侨机工的问题。”张云鹏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亲一直不愿意告诉我们,自己抗日救国的那段历史。” 父亲是“八十先锋”一员 到陈嘉庚发出通告11天时,被称为“八十先锋”的80名第一批机工告别南洋,启程归国。徐庆华的父亲徐元镗,就是其中一员。那一年,徐元镗22岁,仪表堂堂、有文化,并且有不错的工资收入。 徐庆华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讲起南侨机工的故事。“父亲开着车,滇缅公路上,载着军需物资、顶着日寇轰炸,在时常塌方翻车的崇山峻岭间日夜不休,风雨兼程。”徐庆华说。 但战争是残酷的。1942年4月,在缅中国远征军被日军击溃,5月,滇缅公路运输彻底中断。归国参战三年的南侨机工集体失业,两手空空,各谋生路。他们在大后方举目无亲,再加上东南亚地区也基本被日军占领,无法再回去,这群人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一些机工继续从事军事运输,昆仑关战役、远征军入缅都有他们的身影,一些机工投奔八路军,一些机工成了抗日各军的翻译员和情报人员。”徐庆华说,还有一些机工落魄潦倒,饿死、冻死,落魄街头。 运送药品到延安 “就这张照片,左边起第二个就是我父亲。”云南省侨联南侨机工暨眷属联谊会会长徐宏基,指着展柜中的照片说道。 徐宏基的父亲徐新准,当年和一批南侨机工告别海外舒适温暖的家庭,1939年从马来西亚罗浮回到祖国。 “这一批机工回国前,是和当时中国共产党驻南洋联络人员、一位药房经理联系的。他们从马来西亚出发到香港,宋庆龄、廖承志在香港接见了他们,希望他们把一批海外侨胞捐赠给祖国的药品、抗日军需物资运送到延安。”徐宏基回忆道,“父亲接受任务后,先把物品运到越南,然后通过广西、贵州、四川进入延安,因为当时抗日物资不但有运到国统区的,还有运到共管区的。” 徐宏基说,父亲到延安后,先后给中央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开过车,后来到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开车。皖南事变后,父亲随西南联营社到昆明,解放后一直在昆明市公共汽车公司开车。 相关链接 290幅照片再现南侨机工事迹 290幅照片,158件文物,全面直观地展示了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英勇事迹,彰显了海外侨胞与祖国同舟共济、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展》分为“共赴国难”、“祖国召唤”、“血铸丰碑”、“艰辛归程”、“光照千秋”五个部分。展期至10月31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展品中,有一件陈爵收藏的中医药单。据介绍,1943年夏,失业的南侨机工陈爵和黄传芳由昆明去贵阳求职谋生。有一天,陈爵病了,在正山路一诊所遇见叶百青中医师,得知其为第五批南侨机工。叶医生为陈爵治病,留其在家吃饭,还介绍另一名南侨机工钟兰与陈爵认识,共同设法为其找工作。陈爵很感激尊敬叶医生,辗转南北五十余年,一直保存着当初叶医生为其开的药方以作纪念,见药方如见叶医生其人。 |
相关阅读:
- [ 09-03]闽清成抗战战略后方和宣传主阵地 各界支援前线
- [ 09-03]老兵黄伟在抗战老兵方队接受检阅 为省军区离休干部
- [ 09-03]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 智能腕表手机赠与抗战老兵
- [ 09-03]福州开展形式多样活动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 09-02]听讲古看电影 中华街道举办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 [ 09-02]厦门集美组织多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
- [ 09-02]厦门一中举办特殊开学第一课 抗战老兵讲革命故事
- [ 09-02]厦门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音乐会 奏响祖国赞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