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劲超 制图 海西晨报讯(记者 钟宝坤)世界第三支、国内第一支宫颈癌疫苗,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国内首片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世上第一支获准正式用于临床的神经生长因子药品……每一个科技发明都昭示着厦门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在厦门,每万人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05件,这个数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 “目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阵痛是短暂的,厦门在面临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正迎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厦门市科技局局长沈灿煌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厦门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创新机制,建新阵地,抓新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亮点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沈灿煌介绍,2014年,厦门市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9%,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厦门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07家,占全省一半;今年将超越1000家。据介绍,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厦门以“5+3+10”现代产业支撑体系为目标路线图,大力培育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生物医药、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信息等十大千亿产业链(群)。“哪条产业链不够长,产业上下游配套有哪些不足,我们就补哪条。”围绕产业链做文章,近年来,厦门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100家左右,2014年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达31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11%,形成了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等六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厦门的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目前,拥有各类研发机构近500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市“双百计划”等创新创业团队900多个,科技小微企业5万多家。 厦门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构筑了“研发机构—孵化器—基金投入—产业化基地”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并建设有65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近10个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让企业在转型发展中能“轻装上阵”。 此外,厦门创新载体不断拓展,形成了以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为主,其他科技园区为辅的科技产业承载体系。这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科技产业园区,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创业打造良好的“全环境”,吸引新项目、好项目来厦门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由于地缘优势,厦门对台科技交流活跃,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成果丰硕。除了拥有多个对台科技交流合作基地外,我市与台湾还开展了常态化的大量科技合作,在光电、生物与新医药、软件信息等领域实现了深度融合。2014年,台资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厦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台湾人才和台资企业已成为厦门科技创新的一股重要力量。 |
相关阅读:
- [ 09-26]启迪科技新城落户福州高新区 项目总投资170亿元
- [ 09-15]借助厦洽会平台 厦门火炬高新区引资11亿美元
- [ 09-12]福建省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2万亿元
- [ 08-30]厦门火炬高新区成立产业联合会 首批企业会员达200多家
- [ 08-10]探索两岸创新合作 厦火炬高新区入选国家级高新区
- [ 07-28]厦门五项目获“6•18科技成果转化”市级配套资金
- [ 06-08]厦门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南方中心 5年内产值达百亿
- [ 04-25]厦门4个重点侨企获选 累计获支持经费120万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