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赣瑞龙铁路今日通车 首批4对动车组车票昨日发售

2015-12-26 10:27:31张珺 徐景明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影响】

物流 提升厦门辐射能力

本报讯 (记者 张珺徐景明)赣瑞龙铁路通车后,将实现赣南地区与特区的有机连接,不仅方便民众出行,更对旅游、物流经济起促进带动作用。

巩固厦门枢纽地位

相关业内人士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条铁路的通车,将进一步巩固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铁路枢纽的地位,对“一带一路”战略、自贸试验区建设及“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都有重大意义。

江西与福建两省毗邻,人员流动十分密切。赣瑞龙铁路的前身,是原赣龙铁路,其在2005年实现通车,但标准为国家I级单线铁路,时速80公里左右,厦门与赣州之间乘火车出行,需要七八个小时,远不如开车走高速方便,直接限制了铁路客运的发展。2010年底,赣龙铁路正式启动扩能建设,向时速200公里的高等级铁路“升级”。

运输效率将逐步提高

“赣瑞龙铁路通车后,继续延伸了厦门铁路枢纽的‘手臂’,使动车出行网络进一步完善。”据铁路业内人士介绍,“厦门至赣州仅需三个多小时,以往长假才会考虑的探亲、旅行,现在周末便可成行,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也缩短了心理距离。”

而在物流方面,西向的赣瑞龙铁路,将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据厦门物流业人士介绍,江西是厦门港最重要的腹地省份,两省早已开通货运“五定班列”,多个钢铁厂和电厂均与厦门港有业务来往,主要依靠铁路运输铁矿砂、煤炭等货物。“赣瑞龙铁路通车后,铁路运能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有望逐步提高,更多的内陆地区将成为‘无水港’,提升厦门港的辐射能力。”该人士表示。

就业 促进赣厦人才流动

本报讯 (记者 黄怀 通讯员 胡晓牧)赣瑞龙铁路一头连着赣州,一头连着龙岩。虽然厦门不是起点和终点,但对于这条铁路,厦门人也充满期待,因为它开通后,从厦门坐动车到赣州只要3.5个小时,时间比以前K字头的普通列车缩短了四五个小时。除了时间的缩短,厦门到赣州的车次也增多了,车票更好买了,一票难求的状况将大大改变。

将掀起赣州人来厦就业新高潮

赣瑞龙铁路的开通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也为人才流动带来了新机遇。赣瑞龙铁路的高速度、公交化使人才的流动更加快捷、更加方便,所产生的同城效应和虹吸效应,会使人才、技术等智力要素向经济高地加速聚集。

市人社局就业创业促进处调研员欧阳昌向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目前,赣州市来厦务工人员有27200多人。厦门与赣州的联系往来非常紧密,赣瑞龙铁路的开通,将掀起一个赣州人来厦就业创业的新高潮。

“对于外出打工的人来说,交通便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欧阳昌向说,厦门与赣州的联系本来就十分紧密,赣州有十八个县市区,赣州市与厦门市政府之间在促进就业、劳务协作和人才交流方面的往来一直十分频繁。

“柔性”聚集解决技术难题

赣瑞龙铁路降低了沿线地区的运输成本,通过时空压缩、促进要素流动和集聚,提升了沿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欧阳昌向介绍,美丽厦门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将吸引更多赣州人来厦门就业创业,掀起两地人才交流新高潮。春节过后,市人社局将组织厦门企业到赣州举办专场招聘会,将赣州作为我市劳务输出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赣瑞龙铁路的开通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同城效应”为我市从江西等地柔性引进高端急需人才提供了更多可能和便利。专家表示,我市要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改变传统引才模式,在做好“刚性”人才引进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的“柔性”聚集,积极从铁路沿线地区引进“星期天工程师”、“周末专家”等,帮助厦门解决技术难题,降低人才引进成本。同时,组建城市人才合作联盟,加快与赣州的同城化人才进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