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蓝天 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二 去年8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个众人摒住呼吸在等待的会议室。考核组组长有力的话语刚刚落下,现场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刻,厦门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成为福建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二个通过验收的副省级城市。 生态的印记,在厦门随处可见。除了国家生态市的殊荣之外,目前岛外4个涉农区中海沧区获得国家生态区命名,其它三个区获命名公示,全市14个涉农的镇全部获得国家生态镇命名,146个行政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 回眸往昔,厦门创建国家生态市的马不停蹄的脚印依旧清晰可见:2002年11月,启动《厦门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编制;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动员大会,对创建国家生态市进行全面部署;2015年2月,顺利通过由环保部组织的国家生态市建设工作技术评估。 这个豪迈的征程,定格了无数的精彩瞬间,凝聚着多个部门、众多市民的辛勤汗水。从广义上来说,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都是厦门的环保人。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从7.4亿元增长到3018.16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了约19倍——数字所构筑的,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以来,这座城市高速现代化的进程。然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厦门如初的生态。于是,不少人发问:厦门的优势,是什么? 市委、市政府的回答是,生态环境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更应该是厦门最大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厦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特区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推进“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新常态下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规划提出的“两个百年”愿景、“五个城市”目标定位,制定的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的发展战略,让厦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和路径空前明晰。 去年,《美丽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4-2030年)》和《美丽厦门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付诸实施,为厦门生态文明的航船增添了新引擎。 梳理这两年厦门的生态之路,诸多亮点共同闪现。 一条“生态控制线”,把厦门的青山绿水揽在怀中。厦门率先全国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各部门共同遵守的“一张蓝图”。 一个“5+3+10”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勾勒出厦门的绿色转型思路。这张“路线图”的背后,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也是厦门热情召唤的一流营商环境。 厦门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一票否决”和表彰奖励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权重从4%提高到24%以上,生态建设投入超过GDP的3.5%。 这就是厦门。这才是厦门。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这里有了最生动的注解。 |
相关阅读:
- [ 01-25]嵩鼓码头爱心驿站志愿服务启动 文明小袋鼠元素遍布
- [ 12-13]厦门青年志愿者助力厦门马拉松 启动时尚环保活动
- [ 12-09]建起电镀黑窝点直接排放废水 老板最终获刑11个月
- [ 11-30]厦门:小袋鼠环保公益白皮书发布 成海沧文明名片
- [ 11-28]海峡两岸文明小袋鼠环保行动论坛举行 首发行动白皮书
- [ 11-20]苎溪变“血水” 环保执法人员查封涉案企业设备
- [ 11-16]自制清洁剂只需几毛钱 实验发现效果还真不错
- [ 10-21]“绿色青运,环保先行”全民环保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在福州启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