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3·15法院发布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指导消费者维权

2016-03-11 09:13:35陈捷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典型案例2

“零元购车”埋下丢车隐患

“零元购车”,买了一部22万多元的轿车,结果却被一名神秘人提走。购车人李先生不但欠下巨额的按揭贷款,最终连车的影子都没见到。近日,购车人李先生为此状告车行,要求车行赔车。

经查,李先生于两年多前向被告车行订购了一辆汽车。随后,李先生签了一份《汽车抵押贷款合同》,向汽车金融公司贷款18万多元。然而,李先生贷款之后,却始终拿不到车。他到车行一问,才知道自己的车已经被一神秘男子提走了!

原来,是李先生参与“零元购车”落入了陷阱。经查,根据公安机关的受案登记情况,此前有一团伙长期在厦门以“代办零元购车”为幌子招揽客户,骗取多名购车人的信任。每一次,他们都是骗购车人“零首付”购车,等购车人办理贷款后,神秘男子再出现,借机提走轿车。

了解情况后,李先生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然而,他的车至今不见踪影。为此,近日李先生将车行告上法庭,要求车行交付轿车,并赔偿损失。

近日,海沧区法院作出判决,驳回了车主李先生的诉讼请求,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处理。

法官说法

刑案不破,民案难断

被告车行答辩说,本案并非单纯的车辆买卖纠纷,而是有犯罪团伙作案,现在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刑事案件的侦查将直接影响民事责任的承担,在刑案未终结前,本案的责任承担无法明确。因此,本案应先中止审理,待刑案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法院最终采纳了车行的部分答辩观点,认为车主已经就其因购车受骗一案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决定对这起骗取贷款案立案侦查。本案涉及上述骗取贷款案,不属于法院民事诉讼管辖范围,应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处理。

典型案例3

外包装不规范能否十倍索赔?

产品外包装不规范,消费者能否因此主张十倍索赔?昨日,海沧法院对外发布了一起这样的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消费者郭先生于一年多前在海沧区一家商场内的干果店里购买了10包海鳗鱼、10包炭烤鱿鱼丝、5包鳕鱼片等食品,一共675元。这些商品都是由同一家食品公司生产的。

郭先生发现,这些产品的营养成分表标注违法,例如海鳗鱼外包装上营养成分表标注每100克含蛋白质19克,鱿鱼丝每100克含蛋白质54克等,这些都明显违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及《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

于是,郭先生先是投诉到厦门市质监局。质监局也很快作出《回复》,认为上述产品的营养成分标注确实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规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厦门市质监局责令食品公司限期改进。

随后,郭先生又起诉到法院,他把干果店和生产厂家都告了,要求被告“退一赔十”,退还产品货款,并支付十倍赔偿金。

近日,海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商家违反标准但并非故意欺诈,因此不支持消费者的十倍索赔诉求,判决予以驳回。

法官说法

并非故意欺诈,无须十倍赔偿

法官分析认为,本案当中,被告干果店作为产品销售者,未能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对于外包装营养标识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案涉产品进行上架销售,存在过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干果店对已售的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负有追回、退货等义务。

但是,原告郭先生未能举证证明案涉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等缺陷,导致其或他人食用后遭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食品公司虽然存在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行为,但并不存在做出虚假行为以故意欺诈消费者的情形。因此,原告主张食品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应支付十倍赔偿金的诉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