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者觉得越暴力越被同伴认可 遭遇校园欺凌的经历让被欺凌者如此受伤,欺凌者知道吗?“当时根本就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已经完全没办法理解当初自己的行为了。”笑称自己原来是“班霸”的林志伟说,当年他在湖里区一所中学上初中时就拉帮结派、恃强凌弱,有时如果遇上自己心情不好,恰巧在路上碰到同校平时“看不爽”的同学,他就会上前打人。“当然了,对方通常都是好欺负的‘老实人’。”林志伟说,第一次打人时,他是被高年级的一名同学叫去“凑人头”打群架的,后来和那帮人成天混在一天,耳濡目染,渐渐地,他对施暴开始变得麻木。 “当你主动或被动地被归为‘那一类人’时,你的行为也会逐渐地往‘那一类’靠拢。”比如,他会肆无忌惮地当面侮辱班上某一个女生长得丑,甚至会对老师的责罚出言不逊。 为什么要放纵自己成为“班霸”?林志伟的回答是:“那个年纪的想法总是很幼稚,或许许多初中坏男生都和我当年一样,喜欢打架斗殴和欺负弱小时酷酷的感觉,就像古惑仔一样,总觉得出手越狠就越帅,打得越凶就越有魅力,越能被同伴认可,甚至是崇拜。尽管后果是被学校处分,甚至开除。” 观点 整治欺凌应净化孩子成长环境 关于校园欺凌,厦门一些学校已着手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主要采取的是主题班会、教育宣讲、法制讲座、重点约谈等形式。尽管在部分老师眼里,这样的专项活动有点“走过场”的味道。 目前,虽然厦门市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出台专门的整治方案,但此前,厦门市教育局发布的学生《安全指南》就已对这块内容有过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指导,包括如何避免暴力事件、面对暴力孩子该怎么做、家长该怎么应对等内容。 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市教育局说,学校应持续开展安全和法制教育,定期开展心理、思想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注意孩子的行为动向,及时发现并解决苗头问题。同时建立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帮教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行为偏差学生的帮教工作。 在采访中,导报记者发现,目前厦门市一些中小学,特别是初中仍然还有“班霸”、“段霸”甚至“校霸”,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也仍然存在。一直关注校园暴力问题的集美大学巨东红副教授此前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校园欺凌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 眼下,一些暴力游戏、黑社会电视剧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他们会将假丑恶的东西进行反面解读,反而认为暴力解决问题成了英雄主义,所以整治校园欺凌,更应该关注孩子成长环境的净化。 |
相关阅读:
- [ 05-13]根治“校园欺凌”还须建立长效机制
- [ 05-13]学校勿成校园欺凌“第一道防线”
- [ 05-12]治理校园欺凌须“宽严相济”
- [ 05-11]治校园欺凌要教惩并重
- [ 05-11]治理校园欺凌缺法制不缺法制副校长
- [ 05-10]根治校园欺凌需法治教育“两翼齐飞”
- [ 05-10]治理校园欺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