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社区 探索信息化开展文明创建模式 打造智慧社区让志愿服务工作发生质变 代表们一行首先来到兴华社区,考察社区率先探索运用信息化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经验和成果。通过社区智能操作系统电视,代表们可以看到8个小区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当发现小区一家便利店门前堆着纸屑时,社区的督导检查员立即用对讲机通知附近的志愿者,两三分钟就把一小堆垃圾清理完了;居民若要在兴华社区书院进行登记注册,只需先用身份证和手机刷一下,屏幕上就会显示注册成功,往后居民们只需刷手机就能够打卡上课;社区干部去开会或者出差不在办公室,也可以在手机上指挥社区干部群众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开展文明创建信息化建设以后,文明创建更加标准化,解决了创建什么的问题;更加精细化,解决了如何创建的问题;更加品牌化,解决了平庸创建的问题;更加常态化,解决了突击创建的问题;更加责任化,解决了推诿创建的问题。”兴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旭玲高兴地说,“信息化手段让文明创建的人力物力财力减少60%以上,文明创建的效率提高60%以上。同时,因为有了文明创建信息化的法宝,志愿服务工作发生质的变化,社区90%以上居民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真正构建一支宏大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者队伍。” 之后,代表们还考察了兴华社区“文明幸福示范一条路”。这条路原先脏乱差问题特别突出,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现在变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文明幸福路。路上树木花草成荫,在树木花草之间有文明元素:社区十大学雷锋标兵、十大优秀志愿者、十大道德模范、十大身边好人、十大创建品牌。同时还做到了:每棵大树都有志愿者领养,每个花圃都有志愿者管理,每个小亭子都有志愿服务活动,每个林荫小道都有志愿者打扫,每个石凳石条石椅都有志愿者擦洗,每个公共自行车道都有志愿者的温馨提示。 金尚社区 文明创建落实在细微之处 用温情打造外乡人的第二故乡 江头街道金尚社区是代表们考察的第二站。这个曾被誉为“全国不多见的金色社区”精心布局社区的每个角落,将文明之风深耕在金尚。 社区拥有1万平方米的大型文化广场,代表们沿路看湖里区文明创建“五化”责任牌、市民文明公约牌。茂密的榕树下被改造成一片平坦宽敞的空地,社区的舞蹈志愿者就在这里教居民跳广场舞。沿着广场中心代表们考察了“久久爱心”志愿服务项目点,社区的老人可以在服务点免费享受理发、心理咨询、义诊等服务。 接着,代表们参观了金尚社区服务中心、“久久爱心”基地、社区书院,并听取金尚社区的志愿者代表心得汇报。金尚社区负责社区书院书画课程的黄锦川首先做了发言。 黄锦川曾是一名中学的绘画老师,几年前辞职来到金尚社区。初来乍到,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落脚的地方,租房对于人生地不熟的他来说是件手足无措的事。在金尚小区,一位素昧平生的老奶奶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动问他“小伙子,你怎么了?”,这一句关怀让黄锦川倍感温暖,也就在这时候他巧遇了当时的社区书记。在社区书记的帮助下,他顺利租到了房子,从此便与金尚社区结缘。“扎根”在金尚社区的黄锦川多年来一直义务教授社区困难家庭孩子绘画课程。“我的志愿服务之路是从接受他人的帮助开始的。”黄锦川感慨地说,“在金尚社区我找到了归属感,我愿意去付出去做志愿服务,付出会收获更多。” 不久前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的张丽被称作湖里区“最美护理员”。她是汶川地震中受厦门市政府帮扶的孩子,为了报答这份恩情,张丽毕业后就来到了养老院,当起了一名护理员。“护理员的工作非常辛苦,我也有退缩的时候,也就在关键时候,赵亚娟开导了我,现在我也能去带动一群人做好事了。”张丽口中提到的“赵亚娟”正是凭着一把剪刀创建“久久爱心”的领头人。 “从一名打工者成为一名厦门人,我是从志愿服务开始的。”医务工作者马正明是一名外乡人,在金尚社区做志愿服务已经很多年了,他见证了志愿服务从无到有、从浮于皮毛到深入居民生活、从无序无章到有规范有制度、从“单打独斗”到形成团队规模。对于这样的变化,他说:“志愿队伍的壮大需要政府去引导规范,去宣传志愿服务精神,整合社会、企业的力量、资源。” |
相关阅读:
- [ 05-23]授业解惑:集美心灵绿洲志愿服务队培训圆满结束
- [ 05-20]中央文明办8字评语盛赞厦门志愿服务:经久不衰 历久弥新
- [ 05-20]海沧志愿服务获中央文明办点赞 激励机制催化更多服务
- [ 05-09]陈氏宗亲巡逻队义务巡逻 只为大社乡亲们安全放心
- [ 04-27]厦门五老志愿者走进海沧两岸义工联盟交流学习
- [ 04-27]海沧社会组织服务获肯定 多项目获社区学校好评
- [ 04-19]志愿服务海沧模式 获志愿服务联合会调研组充分肯定
- [ 04-15]海沧两岸义工赴泉州晋江考察 走进育婴院学习交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