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发 厦门晚报讯(记者 李小庆)他曾任集美区区委书记,是一名大胆开拓、勇于创新、雷厉风行的实干家;退休后,他成了为集美区老年事业奔走的“义工”,获得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优秀敬老志愿者、厦门市老龄事业特别贡献奖等荣誉。他,就是今年86岁的集美区退休老党员郑德发。 呼吁成立“大老龄委”,推动老龄事业快速发展 2005年,郑德发75岁。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光,他却选择担任集美区老龄委副主任,专职为老龄事业服务。 “集美区原有的涉老部门较为分散,工作人员数量少、兼职多,多头管理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现象,应该把这些涉老部门整合在一起。”郑德发说。 在他的呼吁下,原来隶属组织部、民政局等多个涉老工作部门及原来的区关工委、“五老”工委、老年大学、老体协、老年艺术团、新四军研究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福利协会等,全部归属老龄委老龄办,统一管理,同楼办公,职责清晰,成为“大老龄委”。郑德发担任了第一任副主任(主任由当时分管的区委副书记兼任)。 此后,集美区逐渐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大老龄”模式,为区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样的模式,全国少有。2010年,“大老龄委”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建老年公寓,让老人出“家”门就能休闲娱乐 郑德发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设老年公寓。当时,集美60岁以上老人有2.5万人,占总人口的11.9%,其中相当部分是“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郑德发积极反映,集美区委区政府决定对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扩建。 项目选址时,郑老经过考察,看中了原老年活动中心北面的地块,这里位于集美老城区,闹中取静,各类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他还建议将老年公寓和老年活动中心连为一体。这个地块原本要建设商住楼,设计图纸都已确定了。通过多方协调,这个地块让位给老年人。随后,郑老还参加设计研究,帮助协调解决建设、施工中的问题。 如今,占地7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集美老年活动中心,教室、图书室、棋牌室、歌舞厅、健身房,以及室内门球场、羽毛球场等多种球类场馆配套齐全,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老年人在此学习、休闲和健身。 建筑面积达3100多平方米、设有150多张床位的集美老年公寓也已投入使用。住在这里的老人,一出“家”门就能到老年大学上课,或到老年活动中心活动。到此参观的领导、国外养老从业者对这样的组合都赞不绝口。郑德发说,未来,他也打算搬进来住。 “二度退休”坚持做义工 服务老人的心没有停止 两年前,84岁高龄的郑德发从副主任的位置退了下来,然而他没有闲下来。“我现在还在做义工,为老人服务的心并没有停止。”郑德发说。有时,他会约上一两个“老伙伴”,自驾到各个社区,了解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困难和问题,现场指导或建议。 灌口深青社区即将启动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这个示范点,郑德发全程都在关注和参与,做成什么样、现场怎么布置、开展什么服务……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社会资源整合得特别好。郑德发发动居民当志愿者,每名志愿者对接一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现在,已有24名志愿者参与进来,每周一到两次对老人进行帮扶和精神慰藉。此外,他还号召附近的工厂为老人捐款捐物,如今,每年给老人发放过节慰问金的捐款有十多万元。 【人物原声】 “作为共产党员,在有生之年,要做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大事做不了,可以做小事。即使不是书记了,也还可以去社区走一走,发挥一点正能量。只要对社会有益的,能做的都要去做,还要做得有质量。”——郑德发 |
相关阅读:
- [ 06-27]厦88岁老党员43年写书 讲述“动荡年代”亲身经历
- [ 06-25]86岁老党员回忆参加厦门建设往事 曾引入最先进航空工业技术
- [ 06-25]厦门八旬老党员交6万特殊党费献礼“七一”
- [ 06-28]迎“七一” 康泰社区老党员蹬英雄三岛寻回忆
- [ 07-02]厦门市妇联领导走访老党员 致以节日问候
- [ 12-27]旺辉酒店热心公益事业 为困难老党员送温暖
- [ 07-05]七一慰问老党员 组织关怀暖人心
- [ 11-17]禾祥西社区一老党员捐出慰问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