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丹在丈夫的陪护下捐献造血干细胞。 厦门日报讯(文/图见习记者 陆晓凤 记者 林路然)12年前,她和男朋友一同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12年后,当时的男朋友成了丈夫,而她也已经是2个孩子的母亲,此刻,在丈夫身旁,她毫不犹豫地捐献出造血干细胞,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青年送去生的希望。 昨日下午,厦门火车站南广场迎来了全国第5910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同时也是厦门第56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林舒丹。2点半不到,林舒丹的公司同事以及厦门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守候在火车站出站口,迎接林舒丹回家。 时隔十二年 才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 出了火车站,林舒丹立刻被鲜花围绕,在丈夫的陪伴下,她满脸笑意。她说,采集造血干细胞是在12年前。那时,她才24岁,没有出嫁,和男朋友在莲坂逛街时,遇上了一辆献血车。“工作人员问起,是否要留个血样,我们觉得这可以帮助需要的人,就决定一起采集入库。”林舒丹想起当时的情景,一切恍若昨日。 “全国十几亿人,患者说自己的家人都配不上,然后跟我的配上了,也是一种缘分,当然要捐。”今年,林舒丹36岁,成为国企公司的高管,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12年前的初衷不变,当她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青年配型成功,她立刻答应捐献。 从3月份接到通知,直到8月21日最终确定出发捐赠,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林舒丹不厌其烦地做着各种体检。“想法很简单,能帮一个人就帮一个人。”林舒丹了解到,受捐者是一名1987年出生的青年,患有血液病。 血管太细 采集了四个半小时 8月25日早上8点半,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正式开始。林舒丹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两只手臂被插上针管,一边抽出血液,另一边再把血液输回来,血液在途中将经过仪器,分离出造血干细胞。 一次必须采够280毫升造血干细胞,共要循环抽出10000毫升的血,这对林舒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她胳膊的血管太细,这样的循环要持续4个半小时。而在这4个半小时里,她必须将两只手臂固定在床上。昨日记者在火车站见到林舒丹时,看到她左右两只手臂还留着深深的针印。 “等到体检过关了,我才跟家里人说。”林舒丹说,这么晚才告诉家人就是怕他们担心,幸运的是家人都非常支持。在林舒丹前往福州捐赠造血干细胞的这段时间里,她的母亲还特地从南平老家过来帮她照顾两个孩子。 林舒丹的丈夫也曾接到过配型成功的通知,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行捐献,这在他心里,一直是个遗憾。因此,对于林舒丹此次的捐献,丈夫也是非常高兴,并且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能够帮到别人是一件好事。” “这是厦门红十字协会今年第7例捐赠者,希望年内可以突破10例。”厦门红十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娟希望,今后参与造血干细胞捐赠的好心人能更多,让温暖延续下去。 【同步】 小嶝岛11万元 奖励75名师生 近日,翔安区小嶝社区教育促进会举办首届奖学助学奖教颁奖晚会,向岛上优秀学生和教师颁发11万元奖金。今年,小嶝社区有27名学生被高校录取,除这些准大学生外,还有12名老师和36名中小学生受到表彰奖励和资助。 小嶝岛是厦门离金门最近的居民点。今年6月,由岛上热心人士倡导发起,成立了小嶝社区教育促进会,秉承奖学、奖教、助学、育人、励志的宗旨,短时间内就募集到捐款30多万元。教育促进会成立后,利用暑假开展各种活动,在驻岛部队支持下,军民共建举办小学生军旅夏令营,开办免费跆拳道武术培训班,组织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岛上中小学学生义务辅导功课。
|
相关阅读:
- [ 08-23]中国器官年捐献量亚洲第一 上半年捐赠案例增45%
- [ 08-22]透明、公平 器官捐献移植“中国模式”受国际认可
- [ 08-21]95后女孩两次捐献细胞救助国外患者 网友赞"大爱无疆"
- [ 08-19]第26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在港举行 中国介绍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改革成就
- [ 08-17]山西朔州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救助陌生白血病女患者
- [ 08-15]厦集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救助一位素未谋面病患
- [ 08-14]半年10例人体器官捐献 泉州"生命接力"意识持续增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