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版画创作费脑力 更是一项体力活 谷瑛是厦大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也是院里唯一的版画专业教师,并负责版画工作室的管理。工作室所在的教学楼面朝大海。学生们说,这样的美景,总能激发出更特别的创作灵感。走进工作室,记者发现一张版画的呈现,背后需要复杂的工序与专业机器的支撑,甚至对体力都是一种考验。 记者采访的这天,一间不大的教室里,十几个学生围坐在课桌前,用各式各样的版画刻刀,在一块小小的木板上“天马行空”地制作各自的藏书票。这学期的构图与创作课程,学习的是木版、综合版、纸版孔版藏书票的创作。 事实上,版画并不只有木版画,还有其他版种,如铜版和石版,铜版需要浸入酸或碱液中腐蚀;石版需要利用油水分离法绘版,丝网更为繁琐,需要经过多次地绷网、刮胶、感光、冲洗、对版、刮印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完成。 “版画是一门间接的艺术,有一个转换的过程。画家画好底稿之后,还要制版,还要手工印刷。”谷瑛说,制作一幅版画是个体力活,既包含绘画的创作性,又与技术操作相连,比直接在画布画纸上创作难操控,然而,正因为其不可控性,才使得一幅版画作品在完成最后一版印制,被掀开来的那一刻,会让创作者内心充满期待与澎湃。很多版画作品常常会呈现出出人意料的偶然肌理效果,这些效果使画面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却可遇不可求。 版画是绘画艺术与工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复数性,可以用同一个版印制出多幅作品,但不论印制多少幅,每一幅作品都是不折不扣的原作。这与市面上许多用数码技术复制出的所谓名作完全不同。 现代版画通过传统工业机械的力量,再现了全新的绘画理念,这本身就完成了一个转换与传承的过程。因此,当画面呈现在眼前的那一刹那,最让人期待和惊喜,也许这就是版画的魅力。 【问题】 版画专业被边缘化 个展联展难得一见 版画创作的背后,总会透出些与众不同的气息和调子。且不说形式语言与国画、油画全然不同,风格上更像是一位沉默少言的智者,总喜欢以素面与欣赏它的人“交流”。而在这位智者深思的头脑中,又不乏言简意赅的绘画主张。 尽管版画的源头在中国(公元868年的《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作品),然而版画在西方被重视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并作为独立的收藏门类,具有与油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同等重要的地位。许多画种都曾向版画“取经”,许多艺术大师都曾涉足版画创作,如丢勒、伦勃朗、戈雅、蒙克等,毕加索更是出名的版画大师。 在中国,国画、油画专业个展或联展频繁推出如走马灯似,市场与学术之结合可谓如鱼得水,但版画家个展或是联展,却少得可怜,尤其在厦门,更是难得一见。 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国内美术学院的建制都有版画专业的配属,而厦门乃至全省高校的艺术学院里,专业设置中,油、国、版、雕的四大分类里,唯独版画专业是缺失的,只有厦大艺术学院有一间版画工作室。被边缘化的倾向,没有得到重视,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版画的落寞。 【转机】 厦大建版画工作室 学生办展获好评 版画与厦门,其实有着妙不可言的关系。回顾中国版画的发展,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从厦门走出去的黄永玉。从1938年开始版画创作,到2010年担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黄永玉70余年间创作了大批优秀的版画作品,影响深远。 在谷瑛来厦大之前,负责版画教学的是胡贻孙老师,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是黄永玉的学生。遗憾的是,直到胡贻孙退休,版画教学一直处于较为弱势的层面。 尴尬局面在2005年有了转机。那年,落户厦大的谷瑛,建立了版画工作室,学院也很支持,为工作室配备了设备。“一开始特别艰难,学生对版画‘不冷不热’,但在接触过程中,有了不同于油画、国画的获益。”于是,谷瑛开始张罗着办学生版画作品展,并设立奖学金机制。今年之前,每年的作品展都设在校内的三道美术馆。“没想到,学生的作品卖到脱销。”谷瑛说,展览良好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版画的积极性。因此,今年谷瑛第一次尝试将学生作品带到校外,推广版画艺术。 |
相关阅读:
- [ 08-21]两岸少儿美术大展、鼓艺文化交流晚会在海沧上演
- [ 07-03]厦大师生用艺术绘就幸福思明 在寻常巷陌中发现美
- [ 06-05]想看南阳汉画集美就有 南阳汉画像石拓印展昨开幕
- [ 05-21]"美丽厦门"美术作品在厦举行 推动艺术品产业发展
- [ 04-24]厦门美术馆举办兰州市美术书法摄影展览 带你领略美景
- [ 04-10]“美丽厦门”作品晋京展昨迎观展高潮 观众感受美丽厦门
- [ 04-07]厦美术界首次集体进京办展 “美丽厦门”京城绽放
- [ 04-07]“美丽厦门”美术作品晋京展开幕 强大阵容尽展厦门魅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