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对岸同胞家的温暖 带着台湾渔民看歌仔戏 解放厦门后,伯金安留下了。 1972年,先后在法院、海关等重要岗位任职的伯老被委以重任领导组建厦门市台办,随后担任台办副主任,直到1988年离休。 “记忆中,厦门常会招待过来避风、补给的台湾渔民,父亲会带着这些渔民去看歌仔戏。父亲说,要让他们有归属感,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一脉相承的。那时常会用热气球向对岸投放一些食品生活用品和宣传品,父亲说,对岸住的是我们的家人,爸爸要做的事,就是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让他们早点回家。”伯春杨说。 一位台湾人来厦门,与伯老交流后,非常感慨台办对台胞的关怀,主动给伯老画了一幅工作中专注又风度翩翩的素描。 半生在做“对台工作”,伯老却没去过台湾。病重期间,他说,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看到祖国和平统一的那天。 遗体告别仪式上,市台办主任黄河明说,伯老“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他是厦门市台办的元老,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带孩子们出去玩 也一定是带着书的 10年前,80岁的伯老回了趟老家,一定要上山,给父母扫墓。他长跪墓前,泪流满面,哭成小孩。 下山后,他四处打听、辗转找到一位90多岁已卧床不起的老太太,拿出鼓浪屿馅饼,一口一口喂她。小时候总吃不上饭,这位邻居大姨常会偷偷从家里拿些吃的给伯金安,滴水之恩伯老记了一辈子。他担心馅饼放在行李中托运会碎,从厦门到山东这一路都手捧着馅饼。 不讲究吃穿,破洞汗衫穿很多年,伯老却有诗人情怀,会拾片落叶回家,毛笔写上“一叶知秋”。去年七夕,久卧病床的伯老颤抖着给陪他走过61年的老伴写下:“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这一生,他极重书香传家,带孩子出门玩也一定是带着书的,对孩子品性要求极严却没说过一句重话。两个女儿都保送名校,读研读博,外孙女以全市前十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 小女儿与台湾音乐人杨慕合作,写词谱曲,将一首首“城市暖歌”在两岸唱响。伯老没能听到音乐会,但在病榻的最后日子,他将一首首词曲细细看下来,看到为他而作的那首《爸爸不要老》,90岁伯老泪下。他艰难起身,执笔写下:“遥望梦中最想念的地方细浪拍岸/我的故乡那里青山不老/海水流长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曾上演在这片土地上/使人怀想/永远不忘。” |
相关阅读:
- [ 03-05]厦门学生志愿者慰问老兵 为抗战老兵献上鲜花
- [ 10-16]厦门:在厦山东籍老兵回乡省亲将可免费乘飞机
- [ 02-16]厦门最年长的抗战老兵陈致远因病辞世 享年101岁
- [ 09-02]厦门一中举办特殊开学第一课 抗战老兵讲革命故事
- [ 12-03]厦门退伍老兵含泪离厦 曾多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