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司改·让百姓感受公正 办案故事 “能调善解,高效为民”,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近日收到一面写有这八个大字的锦旗,来送锦旗的厦门市某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一个劲儿地道谢,感谢法院帮助他们“解决了大问题”。 原来,该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部分业主长期拖欠缴纳物业费,公司多次催缴未果,将涉事业主逐一告上法庭。 物业公司总经理助理陈秋林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些业主中有的将近3年没有缴纳过物业费,给该公司正常经营带来极大困扰。 今年2月7日,陈秋林作为物业公司的诉讼代理人来到思明法院,一口气立案76起,涉及近百名业主。 这一系列案件办案法官之一、思明区法院小额民事诉讼调裁庭法官吕逗秋说,接到案件后,她立即和其他办案法官一起了解案情,赶往涉事小区实地调查发现,多数业主拖欠物业费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物业公司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瑕疵。 掌握了基本情况后,吕逗秋开始着手办案,但按照以往经验,76起案件虽然基本情况类似,案情也不复杂,但仅前期送达法律文书就要花很长一段时间。 据了解,在思明法院与当地公证处创建协同创新中心之前,法院送达可以用“单兵包揽、各自为阵”形容,每个庭室都设置送达人员,全庭的送达工作都由这个人完成。 吕逗秋说,这就意味着包括准备送达材料、电话通知、邮寄、上门、委托、公告、复核等所有工作由一人包揽,在法院受案量激增的环境下,送达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巨大。 吕逗秋举了个例子,她所在的调裁庭去年受案3000多件,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都处于失联状态,需要多次送达,甚至上门、委托、公告送送,如此大的工作量仅凭送达人员很难完成。 让吕逗秋感到欣慰的是,协同创新中心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心将送达工作划分为不同环节,每个环节由专人负责,对外出送达任务统一分配、统一规划线路、集中安排用车,不仅增加了专业性,还缩短了送达流程上所花费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凭以往的经验,吕逗秋觉得,这76起案件怎么也得一个多月才能全部送达,而在全新的送达机制下,才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全部可以排期调解开庭了,这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 在吕逗秋看来,高效集中送达完毕使得案件能够集中调解、开庭,系列案件短期内集中排庭完毕,许多业主就能坐下来集中调解,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由于此次法律文书的高效送达,吕逗秋很快便和大量业主约好时间,分两批进行了集中调解。 调解过程中,吕逗秋向业主释法说理,讲明了拖欠缴纳物业费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耐心劝解业主尽快补缴;考虑到物业公司管理上确有瑕疵,吕逗秋建议物业公司免除业主的滞纳金,物业公司表示同意,免除业主滞纳金的同时还向业主道歉认错,承诺日后改善服务质量。 就这样,吕逗秋分到的24起案件大多顺利达成调解,业主和物业公司握手言和,只有3起进入庭审程序,最终也都服判息诉。 陈秋林感到,法官办案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不仅这么快就解决了公司的麻烦,也充分保障了业主的权益。物业公司的利润空间并不大,一旦遭遇大量拖欠物业费的情况,不仅可能没有利润,甚至还会亏本,公司因此十分头疼。法院保证公平的同时,实际上帮了物业公司一个大忙。 陈秋林坦言,锦旗上所写的“能调善解,高效为民”,是他们心底最真实情感的表达。 亲历者说 改革提质增效力解人案矛盾 作为福建省厦门市中心城区法院,思明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多年高位运行,人案矛盾突显。去年8月以来,思明法院成立由院长傅远平担任组长的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用改革思维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系列困难和挑战。 傅远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思明法院抓好审判执行辅助事务外包改革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切实做到为法官减负。 据介绍,思明法院按照对内对外服务、司法业务和事务的分轨思路,整合资源,理顺职能,指导司改办等职能部门,探索建立全国法院首个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法院与公证机构的在送达、调查取证、协助执行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仅如此,思明法院还力推繁简分流机制改革,以此缓解人案矛盾。在已有的小额调裁团队基础上,成立刑事快审和简执团队,实现将民事、刑事、执行部门简单简易案件前移到诉讼服务中心办理,力争将一半案件处置在前端。 不断探索自主改革的同时,思明法院锲而不舍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攻坚战。 傅远平告诉记者,思明法院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班子成员分工,指导制定司法改革任务清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合力,推进改革工作前行。由于做好了员额制改革的前期工作,确保首批79名法官入额,为后续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审判团队搭建、司法责任制及内设机构改革方面,思明法院敢啃“硬骨头”。以专业划分为主线,综合考虑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建立房地产、家事、劳动、知识产权、综合等20个新型审判团队。 今年30岁出头的张希华,是思明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有幸在改革中成为员额法官,这让他倍受鼓舞,工作干劲更足了。 张希华对思明法院的改革成效有着强烈的切身体会。他告诉记者,改革前他担任助理审判员,裁判文书需要审判长签发和院庭长审批,流程复杂;入额后他可以独立签发法律文书,对自己办理的案件全面负责,感觉更像法官了。 张希华坦言,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权力增大的同时,他感到责任比以前更重了,尤其是一旦签字终身负责,让他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特别谨慎,“办案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和办案团队的优化,极大减轻了法官的事务性工作,基本实现法官由“万金油”到“专门手”的转变,张希华感到,他办案更加得心应手了。 张希华解释说,改革前法官就像“全科医生”,分到什么类型的案件都要办理,像交通事故等案件一年他就处理两三起,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每年都在更新,每次办案前他都要查阅很多相关法条,专业性被弱化了。 如今,思明法院基本实现法官专门办理专门类型案件,张希华主攻社区治理物业纠纷案,自然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把案件办好办精。 更让张希华感到骄傲的是,思明法院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后,众多事务性工作移交给公证机构处理,解放了法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升了司法效率,也让当事人更加及时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以法庭调查为例,很多都需要法官实地调取证据,从当事人提出申请到调取证据,以往整个流程走下来大约需要一个月才能有结果;如今将其交付给公证机构人员专门办理,让公证人员成为法官延伸的手脚,以前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调查工作,现在最快当天就能得到反馈。 福建问尔律师事务所律师邬字书已从业将近10年,每年都有大量案件在思明法院办理,亲眼见证了思明法院的发展变化。 邬字书告诉记者,以前银行信用卡纠纷案件都是单案单办,思明法院创设小额速裁庭集中处理后,极大地提升了办案效率,节省了他的时间成本。以前他一年最多代理300件类似案件,如今则能代理600件到800件。法院审判效率的提升后,也让银行等诉讼主体十分满意,有助于银行等企业最大限度地消化不良资产。 “法院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明显,法官责任心越来越强,办案效率越来越高,这是我对司法改革的最深体会。”邬字书说。 专家点评 法院携手公证处拓展司法职能 朱福惠(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与厦门鹭江公证处的合作,实现司法与公证职能的合理整合。我认为,这一探索有三大亮点。 首先,提升了调解的公信力。法院帮助公证处细化调解流程和规则,从而有效化解离婚及相关财产纠纷、继承析产以及抚养权纠纷,实现矛盾纠纷批量诉前分流,进一步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向深层迈进。 其次,破解了送达难,提高了送达效率。在公证书中明确约定司法送达地址,从源头解决司法文书送达问题;在公证全程见证下,实行司法文书送达改革,探索适合电话、邮寄、现场、公告等多样化送达方式的方法,极大提高了送达效率。 再次,探索出司法管理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公证处招募外包人员,与公证处人员组成作业团队,负责审判辅助事务性工作的具体实施,从而使法院辅助人员更好地服务法官核心审判业务;审判辅助业务外包给公证处,对当事人向法院递交的材料进行公证,充分发挥了公证员在司法辅助业务中的作用。 总之,思明法院与公证单位的合作,不仅提高了司法效率,深化了司法公开,还通过拓展司法职能实现了司法改革的目标,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
相关阅读:
- [ 07-07]关注90后离婚:较少因经济纠纷 更多因生活琐事
- [ 07-06]贝克尔又曝财务纠纷 前商业伙伴索赔四千万刀债务
- [ 07-06]光泽县华桥乡:连日夜访库存区排解征地纠纷
- [ 07-04]厦门妇联调研督导基层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工作
- [ 07-04]厦门市妇联全面调研督导全市基层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
- [ 06-29]集美拆除旅游商城 拆除全程“零投诉”“零纠纷”
- [ 06-18]物业服务纠纷案5年增加二成多 已成新型“城市病”
- [ 06-10]厦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会议召开
- [ 06-09]厦召开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