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多式联运枢纽港 “厦门+”带动多边贸易 厦门海沧港区位于自贸园区西南部,蔚蓝的码头岸线旁一片繁忙,万吨远航巨轮进进出出,使得古老的港口焕发生机活力。伴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陆丝”和“海丝”在这里实现了无缝对接,“丝路远帆”与“钢铁驼队”也因之相遇交会。 中欧(厦门-汉堡)直通班列满载42个集装箱货物驶向欧洲 海投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敬东告诉记者,厦门港的强项依然是海运,但是海运到了欧洲,特别是欧洲的内陆城市,从基本港到内陆还需要另外的费用,而搭乘中欧班列则可以一步到位,加上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不仅节省了一半运输时间,同时大大节省了客户的运输成本。“多式联运”使厦门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不仅承担厦门地区的物流起运,而且承担周边省区、沿海港口的物流中转,对构建立体“丝绸之路”物流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全国有29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大部分是直开,但厦门走的是城际合作的模式,更有利于带动沿线区域产业合作,班列运行更有时效性、更加稳定。”厦门海投供应链运营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最早合作的城市只有一个成都,今年新增经西安中转至欧洲的线路。” 据介绍,为加强城际合作,增强“厦门+”的区域辐射作用,厦门海投供应链运营有限公司积极开拓测试西安线。5月6日和5月13日,中欧(厦门-西安-欧洲)测试班列顺利发出。 “厦门有良好的港口基础、产业基础,又面向东南亚这个宏大的市场。同时,厦门有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倾斜和优势,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带动西部建设。”班列运营公司表示,厦门与成都、西安等内陆城市优势互补,将为内陆的企业找到新的出海口,充分发挥厦门“海丝”、“路丝”枢纽节点的作用,同时与成都和西安的合作也为厦门打通了广阔的西部市场,让“一带一路”辐射面不断扩大。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东盟地区的商品经厦门进入欧洲、中亚市场,同时,欧洲、中亚商品也将大量经厦门进入东盟市场,以厦门口岸作为核心枢纽,实现境内外产能合作。中欧(厦门)国际货运专列的不断完善将为厦门以及周边货主和货代企业,提供一个介于海运和空运之间的新运输方式的选择,可以为厦门以及周边的经济和进出口,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 班列开行之初,货源基本以福建省内货物为主。如今,货源地覆盖了福建、广东、江西、浙江、台湾等地,未来还有来自韩国、越南的货源,在不远的未来,直通班列即会成为东南亚及东亚与欧洲互通往来的又一高效便捷的大通道。 得益于中欧(厦门)班列线路的延伸,更多区域、更多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新的物流、工业和商业中心出现了萌芽发展的态势。同时,吸引更多企业前来厦门周边投资,让一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遗忘的角落”重新回到聚光灯下。“福建对石材处理的技术和雕工享誉世界,但北方的石头价格比较便宜,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一些直接采购商,就逐渐把采购重心移到北方,中欧(厦门)班列开通以后,运输成本下降,他们又将采购重心移到福建的水头镇,出现了订单的回流,很多企业都表示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班列带来的好处。”赖金钱说。 昔日,欧洲还在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观望徘徊。如今,不少国家加快步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上中国机遇快车。无数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在这条“钢铁丝路”进行“接力式奔跑”,前往世界各地。而“厦门+”的城际合作模式,将为这条“钢铁丝路”添上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注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中欧班列的不断发展,运输线路的不断增多,最终受惠的不只是中国和中亚、欧洲,而将是全世界。中欧班列承载的是新丝绸之路上跨越万里的各地特产,必将托起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世界梦”。 |
相关阅读:
- [ 10-01]中欧(厦门)班列首趟返程满载而归 目前货源稳定
- [ 09-13]截至9月初中欧中亚(厦门)班列发运161列
- [ 09-13]中亚中欧(厦门)班列运行两年交出亮丽“成绩单”
- [ 09-12]中欧班列(厦门—莫斯科)建发专列昨日返回
- [ 09-04]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活动推进中欧电影合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