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翔安新圩镇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2017-11-09 16:06:40曾嫣艳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关键词

高颜值 生态文明从一草一木抓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随着“两山”理论被写进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导下,新圩镇的老百姓懂了,拆除养殖场、生猪退养,百姓懂得开始回馈自然。

据介绍,今年以来,新圩镇拆除养殖场202个,拆除面积12.81万平方米,除17个规模化养殖场外,生猪退养任务全部完成;新圩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共涉及16个村居65个自然村,截至目前,分散式污水处理建设任务,49个自然村已完成41个;截污纳管建设任务,16个自然村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建设庄家宝、桂林两个流域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示范点,示范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新型有机肥、配方肥的使用;实行溪流养护市场化管理,全镇辖区河道保洁率达到100%。

吃完晚饭,乌山村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就出动了。他们穿上红马甲,在走街串巷巡逻的同时,身体力行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就像教导小孩子要‘红灯停、绿灯行’一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在老百姓中进行宣传。”乌山村党总支书记蔡继陀说,每个人都有责任,穿上红马甲就是一名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帽山正在打造‘乡村旅游经济’,就是想通过优质的自然景观带动休闲旅游业态的发展,从而走出一条村美民富的和谐发展路径。”大帽山党支部书记郑建平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帽山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施“河长制”一年来,新圩镇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治水兴水的社会合力,营造出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新圩镇新一届领导班子,以生态镇、生态村建设为载体,抓好镇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创建工作由城区为主向城乡联动、三级齐头并进的转变。

关键词

重民生 补短板强民生有了新成效

在新圩镇党委书记苏宜远的案头,放着新圩镇的各种项目推进表,其中涉及六大民生项目,一目了然。他认为,乡镇的工作就是从环卫整治、丰富群众文化、提高医疗水平、促进转产就业等方面一点一滴去落实,百姓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新圩中心卫生院承担着为新圩镇辖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中发挥着上联下通的枢纽作用。近期,新圩镇卫生院获评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成为厦门市获此殊荣的3家基层医疗机构之一。新圩中心卫生院院长黄炳聪说,这是新圩镇党委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为主要抓手,为新圩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这也是新圩镇党委全力改善全镇公共卫生环境的深刻体现。

今年6月,东寮社区建立了“流动人口之家”,打造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新圩镇计生办主任陈庆传看来,这个平台整合便民服务、健康体检、计生服务、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各类资源,推动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和社会融合工作。陈庆传说:“新圩镇已经形成良好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相融合的氛围,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苏宜远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区委四届六次会议精神,加快推出补短板、强民生的举措,新圩镇还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为全镇计生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今年,镇政府还统一为东部固废中心周边被征地的村(居)群众购买重大疾病保险,进一步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