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多年来,由于受台湾海峡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再加上海洋污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台湾海峡的渔业资源正在不断衰退,海域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恶化。为了修复台湾海峡渔业资源,为渔业生产的发展寻找新途径,2007年以来,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先后对“东海区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两岸联合开展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等4个系列的研究项目进行立项,重点研究台湾海峡主要渔场的形成机制,调查评估台湾海峡重要渔业资源,挖掘潜在渔业资源种类,提出渔业资源科学利用和养护方法,推动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而从根本上看,渔业资源量的提升最终利好的还是台湾海峡的海域生态环境。 从结果来看,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研究项目在台湾海峡主要渔场形成机制、渔业资源可评估、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等方面的采用和应用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收获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省海洋与渔业厅先后于2012年和2014年两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结果显示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制定伏季休渔政策 众所周知,福建省是渔业大省,台湾海峡更是以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广为人知。据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室主任沈长春介绍,台湾海峡是许多重要经济鱼虾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生活在台湾海峡的海洋渔业资源经济种类多达400余种,这些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两岸沿海居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宝贵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仅福建省就有130多万渔业人口,渔农兼业人员80多万,也就是说,有210多万人“以海为生”。这就意味着,建立渔业资源养护与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台湾海峡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以算得上是一件民生大事。 每年春夏季,福建海域的捕捞渔船都会迎来一次集体“停工”,这场持续时间横跨春夏季的伏季休渔期是令厦门乃至全省海域渔业生态资源得以喘息修复的最重要手段。近年来,福建海域伏季休渔期的起止时间和船型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变化,而鲜为人知的是,每一个细微调整的背后,都凝聚着福建海洋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大量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以最新的2017年福建省伏季休渔期为例,厦门的“伏休”情况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三处变化――首先,不同类型的渔船不再分多批休渔开渔,而是全部从5月1日起集体“歇网”,并只分两个时间结束休渔;其次,特别强调捕捞辅助渔船也同步休渔,这意味着往年休渔期间畅行无阻的收鲜船也必须停止工作;第三,往年我市渔船的“伏休”时间段为5月1日至8月1日,2017年部分渔船的休渔期则延长至8月16日,休渔期总体延长了半个月。这样的变化产生了一个最直接的结果,那就是在2016年伏季休渔期结束后,渔民普遍反映2017年的渔汛比此前几年都要好一些,开捕之后的水产品价格也迅速回落,这些现象都意味着,去年的休渔政策确实对渔业资源养护起到了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 沈长春坦言,伏季休渔期是政府管理行为,但是背后却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研究支撑,“比如什么类型的渔船可以作业,不同船型按什么时段展开休渔可以把对渔业资源的伤害降到最低。”在沈长春看来,制定伏季休渔政策其实面临着一个两难局面,一方面要对渔业资源进行科学保护;而另一方面渔业生产不是就事论事那么简单,渔业捕捞、冷冻、运输、包装、餐饮等都是产业链上的一环,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如何平衡产业的短期与长期利益,如何将“伏休”对产业的影响降到最低,也是科研工作者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
相关阅读:
- [ 11-09]台湾海峡寒潮大风频发 部分福建赴台海上航线停航
- [ 04-03]仿古福船将重走“成功路” 21日从厦航渡台湾海峡
- [ 01-10]昨日下午台湾海峡发生3.0级地震 厦门少数市民有感
- [ 03-17]厦门集大要为台湾海峡装“红绿灯” 航行保障系统今年建成
- [ 04-19]内厝最高峰鸿渐山 可见台湾海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