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军营村出现“茶树冰雕”。(资料图/邵吉生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王玉婷实习生陈诗怡)下雪不冷化雪冷。经历了前晚昨晨看到雪的兴奋,昨日,虽出了太阳,同安军营村、白交祠村的村民,仍感受到透心凉。农作物有没有受影响?上山观雪的车辆下山时有没有遇到麻烦?厦门日报继续关注下雪后续,并请文史专家揭秘厦门历史上的雪。 【影响】同安下雪,但对农作物影响不大 “风很大,手脚特别冻。”军营村村民高水银一边哆嗦一边连说几遍“太冷了”,“煮饭洗菜时,水冻得骨头疼。” 昨日雪停了,低温还在持续。8时许,高水银发现,泼到地上的水,不到两分钟就结出冰碴。10时左右,室外阴处的温度大约只有1℃。 前晚,白交祠村村民杨远冬约19时回的家,当时,前往白交祠村的路上,车辆排起了长队。将近24时,还有不少朋友给杨远冬打电话,说要上山看雪。“到半夜,路都堵着。”杨远冬说。记者了解到,警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部署做好交通安全提示,上山观雪的车辆,下山时未遇到麻烦。 杨远冬说,昨日上午去菜园摘菜时,发现蔬菜上有不少冰碴,几片叶子的末端被冻黄了。但对高水银来说,却是“瑞雪兆丰年”。高水银开农家乐,家里有三四十亩茶田,还和朋友合伙种了一百亩蓝莓。“这两种植物都不怕冻,低温反而使病虫害少了,估计今年会有好收成。” 记者了解到,下雪后,同安农业部门进行了相关检查,发现雪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大。 【历史】乾隆年间,塘边社曾下过大雪 历史上,厦门不仅下过雪,雪片还很“稠”。 厦门文史专家卢志明告诉记者,两百多年前,塘边社就下过一场大雪。据卢志明回忆,塘边社内有座圆塘宫,主要奉祀保生大帝。宫前一方清代碑刻记载了乾隆十六年(1751年)发生的一件事:“春,(宫庙)瓦积雪尺许,屋梁椽柱蚁蛀,塌。夏,乡老林嘉令捐谷贰拾担,林天生、天助各十担,众尔共壹佰贰拾担修焉。”这段碑文明确讲述了该宫庙的坍塌与屋顶“积雪尺许”有关,可见,当年这场雪下得真不小。 乾隆年间的诗人张锡麟也写过一首名为《南关踏雪》的诗,留下了鸿山飘雪的记载。诗中这样写道:“昨夜鸿山雪片稠,携童晓望兴难留。一壶浊酒驮驴背,几点疏梅挂杖头。”“这样描写厦门下雪的诗在不同时期均有,可以互相佐证,历史上厦门确实下过大雪。”卢志明说。 |
相关阅读:
- [ 02-02]今明两天太阳将露头 后天又有一股新冷空气来厦
- [ 01-12]《山那边的太阳》
- [ 12-27]《明天的太阳》
- [ 11-10]今明两天厦门天气以晴朗为主 适合出游晒太阳
- [ 11-03]修杰楷带咘咘Bo妞晒太阳 父女三人表情神同步
- [ 01-17]同安76000盏壁灯“上岗” 照亮村民夜间出行路
- [ 01-17]同安为农民办实事实施亮灯工程 照亮村民夜行路
- [ 01-17]同安顶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发展
- [ 01-16]资源变资产村民成股东 同安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