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6日(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黄益达)“近两年来,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我们节约税金近百万元。”年关将至,在位于厦门自贸片区的办公室里,象屿速传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彭汉金向记者“报起了账”。 企业的获得感源自于象屿国地税扎实推进“营改增”改革在厦门自贸片区的落实。 作为2001年就成立的老牌物流和运输代理公司,象屿速传供应链主要从事物流业务和海运、空运进出口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近几年,随着“营改增”改革的推进,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在象屿国地税共同在自贸片区内开展的政策辅导中,企业了解到购进的固定资产和不动产可以抵扣进项税额,随即进行了申请,光是这一项就降低了企业不少的投资成本。 “税收减少,现金流的支出减少,这就使得公司的整体资金运转更轻松了。”彭汉金说。 象屿国地税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营改增”全面推开以来,自贸片区管委会和象屿国地税通过建立多渠道直接沟通机制,积极了解区内企业反映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措施。同时,加强辅导企业,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税制。 在双方的努力推动下,该项改革在自贸片区内的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17年,厦门自贸片区内象屿保税区“营改增”企业共减税1.2亿元,减税幅度40.21%,“营改增”四大行业2017年共减税近1300万元,减税幅度14.13%,对比营业税时期,减税效果显著。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改革不仅让企业税负降低了,减税规模不断扩大,更是从税收角度打通产业链条,促进新动能成长和产业升级。 “目前我们将进一步拓展集装箱租赁等业务,逐步将集装箱、货物运输、货物代理等一系列业务囊括其中,促进我们物流链条更加完整,在进出口贸易领域也更具竞争力。随着整体经营链条的扩大,我们也发现享受的政策优惠也在扩大,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我们对企业也更有信心。”象屿速传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白亚林说,除了通过依托进项税额抵扣政策,盘活现金流,让企业更有余力对上下游供货商和承销商进行选择,提升服务品质外,企业也有了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经营范围。 2016年9月,自贸片区内的贸易企业鲜之汇贸易有限公司开办起了餐厅。公司财务总监郑任城表示,公司原先是从事水产品贸易、运输的,但是在“营改增”之后,发现餐饮这块食材可以进项税额抵扣,而公司正好又有食材货源的先天优势,因此果断进军了餐饮业。 “‘营改增’政策带来的减税效应帮助老牌企业实现了再次腾飞发展,同时也为企业拉长生产链条,让分工更加细化,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在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看来,与不断完善税收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发展,也将助力厦门自贸片区敢闯敢试、先试先行,在时代的大变革中,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 |
相关阅读:
- [ 02-01]2017年“一带一路”快件至厦门自贸片区货值破百亿
- [ 01-29]厦门自贸片区(云创智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启动
- [ 01-22]攻坚克难与国际接轨 厦门自贸片区营商环境再优化
- [ 01-04]厦门自贸片区进口原木2.46亿美元 新西兰占过半
- [ 01-03]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涉自贸片区案件数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