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承载老厦门人味蕾记忆的“古早味” 老店面临认证尴尬

2018-03-26 07:08  陈小斌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爆红营业额增长40%

去年9月,《舌尖》剧组突然联系黄双海,称要给他的店拍个片子。当时,剧组来了8个人,各种摄影器材全上阵,甚至还动用了无人机航拍,将这间小店围得严严实实。

“这不是我第一次上电视。”黄双海说,2016年上海的一档美食节目《二更》从网上得知他的店,于是专门来到厦门,拍摄了一期节目在网上展播,而《舌尖》剧组就是通过这档节目关注到他的。“网红效应”很快给黄双海带来利益,春节后,食客突然多了,营业额增长了40%,每天的营业时间也延长了。

追溯根源,食客们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宣传。作为一家33年的老店,亚海面线糊一直在此经营,因是自己家的老房子,黄双海楼上住宿,楼下经营,节省了店租,也攒下了客流量。33年来,黄双海已经记不清卖了多少碗面线糊。

尴尬 老手续找不到

2016年7月,黄双海四兄弟一起聊天时,有人提议让他认证厦门老字号。黄双海找到相关部门了解申请过程,原本信心满满,以为30年的老店一定会顺利通过审核,没想到,他却遭遇了尴尬:申请第一步就是要提供当年开业时的营业执照和税务证明,但老店的手续早已不知去向。对于一个30多年的老店来说,惟一的举证只能是市民的口碑。

谈起店面的发展历程,黄双海有些感慨:1985年,母亲陈素琴开了这家面线糊店,在工商所注册了“陈素琴小吃店”。“当时的营业执照是手写的,像收据一样大。”黄双海清晰地记得母亲曾拿给他看,但他并没有保留起来。

1996年,黄双海夫妻接手经营店面。2012年,黄双海重新办理营业执照,将店面改成“佩海小吃店”。“当时没有想过要保留营业执照,也没有拍一些照片。”黄双海说,老手续找不到,新注册的营业执照年限还达不到“老店”的标准,所以认证之路很波折。他坦言,对于他来说,市民的认可就是最大的肯定,至于能否认证厦门老字号,他不强求,只是希望能得到官方认可,“对日后年轻人经营是一种鼓励”。

期待女儿继续做下去

附近的老厦门人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来黄双海这里吃一碗面线糊,带着这份责任,黄双海守着店面33年,除了每年春节休几天,一直没有给自己放过长假。家里人都劝他“退休”,让他出去走走,但他始终放不下,怕街坊邻居们吃不到他的面线糊不习惯。

黄双海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把手艺传承下去。已经成家立业的女儿答应过他,将来会继续做下去,这让他十分欣慰。

故事二

“芋包嫂”的古早味情怀

说起“芋包嫂”的故事,厦港人都能如数家珍。从挑扁担走街串巷售卖到店面经营,“芋包嫂”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

发展三代传承味不变

1926年,李文忠的爷爷奶奶靠卖芋包养家糊口。爷爷走街串巷,奶奶则在家门口售卖,于是有了“芋包嫂”的称号。李文忠的母亲陈富娘传承了婆婆的手艺,被称为“第二代芋包嫂”。

金新街11号是李文忠的祖宅,也是“芋包嫂”的发源地。后来,由于成功大道拆迁,李文忠将店面迁到了大学路。4年前,李文忠从母亲那接手了店面,成为“第三代芋包嫂”,“虽然店面迁移,但味道一直不变”。

李文忠说,他要做有文化、有情怀的店。

困境 “洋文化”冲击

近几年,商业大潮席卷厦港,一些带着“洋文化”的咖啡馆进驻,冲击了李文忠的传统特色小吃,年轻人貌似更能接受意大利面等“洋小吃”,“来店里吃芋包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或者来体验尝鲜的游客,本地年轻人较少”。

“我为了‘老字号’而经营,开店的初衷就是养家糊口。”李文忠坦言,食客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老字号。“听说认证厦门老字号可以有一些政策扶持。”李文忠递交了申请,但根据规定,要证明“他的奶奶是芋包嫂”,他感觉有些无奈,因为没法通过文件证明。近百年来,住在厦港的人绝大部分都知道他家族的创业历史,口口相传,但没有文字证明。

希望孩子们守护情怀

三代“芋包嫂”的传承,积攒了不少固定顾客。

“我最高兴的事就是看见家长带着孩子来吃芋包。”李文忠说,他希望下一代能够守住这份情怀,接手他的手艺,把芋包一直做下去。

尽管现在经营压力很大,每天经营14个小时很辛苦,但李文忠依然坚持纯手工做芋包,“我就是要传承匠人精神,让厦门小吃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我们有责任守护“古早味”

几年前,别着鸡蛋花、穿着波西米亚裙的游客遍布厦门海边,使厦门一下跃升为文艺界的“网红”。一时间,咖啡馆、蛋糕店、小酒吧争先涌入厦门,“洋味儿”越来越浓。

厦门港,面朝大海、宁静致远,本应该有着浓厚的厦门情怀,却被这些小清新店面视为开店圣地。然而,老厦门人心中却浮起担忧,因为“厦门味”越来越稀薄。随着店租的水涨船高,一些小店慢慢退出市场。

居住在沙坡尾的阮先生说,他担心有一天再也吃不到“老厦门味”。从他眼里流露出的担忧,可以看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那种老街坊邻居的情怀。

其实,“老字号”认证只是一个形式,真正的文化传承是让下一代接受并继续发扬,就像“芋包嫂”老板李文忠说的,他最开心的事是看着大人带着孩子来吃。

作为市民,我们应该为守护“古早味”、守护“老字号”尽一份力,不能让历史的车轮将厦门小吃文化碾压沉淀。

(见习记者张玲玲记者陈小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