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司法局大力打造社区矫正新型工作平台
2018-04-09 15:25:28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以服务为宗旨 构筑“回归港湾” 目前,集美区全区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006人,解除矫正1656人。社区服刑人员稳控率达100%,多年来实现“零漏管、零脱管”目标。 近日,集美区社区矫正中心接收了一名拥有香港居民身份及英国国籍的社区服刑人员阿伟(化名),这是集美区接收的第一例双重身份外籍社区服刑人员。由于阿伟只会粤语和英语,中心特指派英语专业八级的司法助理员小吴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在入矫谈话时,阿伟反映,他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及在内地的唯一一张银行卡丢失了,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中心工作人员陪同阿伟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取得其身份认证材料,并前往银行解冻银行卡。“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麻烦事!”看到问题解决了,阿伟由衷地表示感谢。 这是集美区社区矫正中心坚持人文关怀感化、着眼精细管理的缩影。 在办公楼区域,记者看到,在室内、楼梯、过道的墙上,中心都悬挂了不少从古至今关于法治、善行的格言警句。 创新社会治理,推进良法善治,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了进一步做好社矫教育工作,集美区注重“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石”,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将社区矫正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服刑人员从内心深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真正把“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做到细处、落到实处。 在社区矫正过程中,中心工作人员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格塑造,旨在严格依法矫正的基础上,通过道德教育、感化矫正,让社区服刑人员看到世间的美好,体会社会的温暖,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发自内心悔过自新,从而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重在服务帮扶,突出社会共管。为每名社区服刑人员确定“4+X+1”矫正小组,以“4”为骨干,以“X+1”为延伸和补充。联合区公安、法院、检察院制定联动机制,做到“三个及时”:及时提交调查评估报告;及时向检察机关转递有关法律文书;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入矫、解矫人员信息。 重在人文关怀,突出回归转化。启发亲人友人以真情感化“迷途的心灵”,广泛发动多方力量,对生活有困难、身体有残疾、就业有问题、家庭有变故的社区服刑人员,共同做好帮扶感化和转化工作。先后建立3个安置帮教基地,解决十多名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问题;中心还帮助重度传染病患者阿明(化名)申请一次性困难救助6000元;主动为身患重性精神分裂症的单亲未成年人阿才(化名)母亲申请办理最低社会保障。 在教育展示厅,工作人员对“新人”进行法治、思想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 以情感为纽带 搭建“心灵家园” 心理矫治是集美区社区矫正的一项特色工作。通过创新,集美区司法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和心理矫治服务;率先与厦门市曙光社会服务中心联合开发全国首个再犯罪风险与心理评估系统,建立了“打开心墙”心理矫治品牌;率先组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小组,有效解决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等问题。 为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和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克服心理障碍,重拾生活信心,中心在办公楼二楼设置了心理宣泄室、心理沙盘室、催眠治疗室、心理咨询室等多个心理功能室。凡是辖区内的社区服刑人员都可以到这里接受免费的心理辅导。为了向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集美区司法局聘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进驻中心,保证心理矫治工作顺利开展。 在催眠治疗室内,记者看到,社区服刑人员阿贵(化名)全身放松,手上夹着连接设备的夹子,躺在多功能音乐理疗椅上,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琴正在为他进行心理疏导。 在理疗椅正前方,屏幕上显示着一棵干枯的菩提树,天空下着大雨,当测试者身心慢慢放松后,系统会自动感知其心理状态,慢慢地,屏幕上的景象开始幻化:大地草长莺飞,雨后阳光普照,菩提树枯木逢春,七色彩虹出现……刘琴告诉记者,利用“打开心墙”专业心理测评系统自动采集社区服刑人员心理测评数据,根据专业测评结果,量身制定心理辅导方案以及监控管理与教育矫正方案,使个人在认识模糊、情绪不安的情况下,心理状态趋于良好安稳。 近两年来,中心每年组织心理测验,排查心理问题约400人次,约100名冲动易激惹、偏执性强、认知偏差、掩饰性高的社区服刑人员得到有效的心理矫治。组织具有专业心理学背景的“爱恩·述剧团”成员运用多种表演方式呈现社区服刑人员的故事,引导他们对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和人性道德问题,进一步分清良莠是非,促使其产生共鸣,感悟人生。 此外,集美区司法局还搭建“德善进课堂、德善进社区、德善进家庭”平台,常讲《自控力》《幸福家庭》《有礼人生精彩》等内容,常组织“守护蔚蓝”“德感老人”“美家园”“情满爱欣敬老院”等活动,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情回馈社会、反哺社会。 2016年9月,“莫兰蒂”超强台风正面袭击厦门,辖区100名社区服刑人员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投身到灾后重建工作,成为抗台救灾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起航的港湾,回归的驿站。”中心工作人员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亲情、友情和信任等积极性情感会给社区服刑人员带来积极乐观、身心健康的知足感。为此,他们在见面谈话、上门了解和走访调查等过程中,启发亲人友人共同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扶感化和转化工作,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
相关阅读:
- [ 04-09]集美乡亲、师生和海内外嘉宾一千多人祭奠陈嘉庚先生
- [ 04-08]集美市场监督管理所成功调解多起买卖纠纷 挽回顾客损失
- [ 04-07]集美拆除一楼顶巨型违规广告 工人拆了两天两夜
- [ 04-06]集美区拟新建一处输变电工程 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
- [ 04-04]集美水晶湖郡一业主私拆承重墙 上百户居民心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