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代际 力促融合 在新阳书院,四点钟学校还承担着另一项重要的功能——促进新厦门人的代际沟通和社会融合。 早在海沧台商投资区设立之初,新阳一带就被规划为工业区,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并与原住民密集杂居,社会治理、治安压力居高不下。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对厦门产生归属感、认同感,新阳街道转变思路、敞开胸怀,不仅在厦门首创对外来人口的“新厦门人”称谓,还在2014年建设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下称“孵化基地”),力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社会组织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让社会自治机制在新厦门人群体中运转起来。 孵化基地也是海沧最早在四点钟学校方面展开探索的基层组织之一。2015年9月,孵化基地依托社工力量创办了四点钟学校,并引进社工力量进行运作,这一做法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新阳书院四点钟学校。 同其他地区相比,新阳四点钟学校的侧重点更倾向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据周婵婵介绍,新阳街道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流动性强,很难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其中,新厦门人家庭作为当地社会的基础单元,对社会和谐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促进亲子关系和谐,新阳书院四点钟学校除了在工作日推出常规课程,还利用周末推出国学班等常态化的亲子活动,并在海沧社区书院中率先引进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以对四点钟学校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干预。 新阳学校五年级学生张晓(化名)曾经是江西的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都在新阳务工。从老家转学过来后,内向的他仍然不敢跟妈妈说话。后来,妈妈帮他报名来到四点钟学校,并坚持在周末陪伴他参加国学班等亲子活动,母子关系渐渐融洽起来。“妈妈,我爱你!”在前不久的一场活动上,原本沉默寡言的张晓当场真情流露,让妈妈感动不已。 为了回馈四点钟学校,张晓的妈妈也成为这里的家长志愿者。“亲子关系的和谐,不仅让新厦门人家庭更加稳定,也促进了社会自治机制的有效运转,从而提升新厦门人群体的凝聚力。”周婵婵介绍说。 “四点钟学校的推出,不仅弥补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空白,也让基层困难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有了保障,为海沧提升人文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海沧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 |
相关阅读:
- [ 05-29]两岸万名信众 厦门海沧共祭保生大帝
- [ 05-28]海沧:新一轮治违攻坚战全面打响
- [ 05-28]海沧区首次登陆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展览、论坛人气火爆
- [ 05-28]海沧开展纪念“全国助残日”活动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 [ 05-28]海沧两岸义工联盟创新亲子义工主题活动 体验环卫工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